近日,第23屆中國國際金融展在上海開幕。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為提升宏觀調控與跨市場監管能力,央行和金融監管部門可以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更加全面地掌握貨幣流通、金融交易等數據,為科學引導利率水平,制定貨幣政策,有效實施金融監管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撐,提升宏觀調控和監管部門的履職效率。
自十八大明確提出發展普惠金融后,目前以“互聯網 ”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已成為金融改革、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普惠民生、服務社會已成為金融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
科縱觀人類發展史,科技創新一直驅動人類經濟社會發生變革,也推動著現代金融業不斷發展前進。普惠民生,使優質金融服務覆蓋更多的人群則是金融業發展的最高目標。科技發展還不斷降低金融服務成本,為金融創新注入新的動力,為普惠金融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同時,發展普惠金融也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梢哉f,科技發展與金融創新、普惠金融之間相互促進、密不可分。
范一飛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首先,正是科技的驅動使金融業實現了向信息化轉型發展;其次,金融信息化的發展又為金融普惠民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產品基礎;第三,發展普惠金融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科技創新在引領金融普惠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各種挑戰。“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創新,推動金融行業在技術架構、管理運營模式以及業務創新等方面出現了深刻變革,金融服務的效率不斷提高,對穩定增長、擴大就業、促進創新、繁榮市場,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等新金融業態的發展也面臨加強監管、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挑戰,”范一飛舉例稱,比如如何提升宏觀調控與跨市場監管能力,促進金融穩定;如何降低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如何拓展金融服務范圍,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以及如何豐富金融服務主體和產品,完善多層次服務體系。
針對如何提升宏觀調控與跨市場監管能力的問題,范一飛表示,央行和金融監管部門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貨幣流通、金融交易等數據,為科學引導利率水平,制定貨幣政策,有效實施金融監管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撐,提升宏觀調控和監管部門的履職效率。
此外,范一飛還強調,科技創新將驅動我國金融業不斷創新、普惠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未來,人民銀行將同社會各界一道,加強對新科技開發應用、風險識別、安全管控的前瞻性研究,積極穩妥推廣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改進和完善金融監管,全面提升金融普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