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等8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6個月,為中國征信市場化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個人征信業務由此獲得迅速發展。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出臺《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互聯網金融正式告別監管缺位、無序發展的時代,拉開了規范化健康發展的序幕。互聯網征信作為互聯網金融體系中重要一環,引發了業界對征信領域的高度關注。
作為首批開展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機構,芝麻信用率先推出國內首個個人信用分——芝麻分,并將之應用拓展到出行、住宿、婚戀、簽證、金融等多個行業。應該說,政府的推動為征信市場打開了想象空間,有著互聯網基因的芝麻信用是一家怎樣的機構?如何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在征信領域的應用影響并推動我國征信市場的發展?就上述話題,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總裁、芝麻信用董事長井賢棟。
技術變革推動征信業發展
記者:作為一家擁有互聯網背景的征信公司,您能談談螞蟻金服涉足征信行業的初衷和設想嗎?
井賢棟:基于互聯網的思想和技術,螞蟻金服致力于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與金融機構一起,共同為未來社會的金融提供支撐,實現“讓信用等于財富”的愿景。芝麻征信是順勢而為,因為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的平臺上積累了大量網絡經濟下用戶和商戶的數據,非常值得深度挖掘,而網絡用戶本身的長尾特征就可以支持普惠金融的實現,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觸達更多更廣的人群,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芝麻信用將是對傳統征信良好、差異化的補充,積極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記者: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征信市場活力和總體水平,具體而言,技術革命對征信業務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大數據的優勢在哪里?
井賢棟:技術變革對征信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征信最早起源于消費分期,沒有定量描述。進入電子化時代后,數據得到了沉淀和積累,我們開始使用數據統計模型來計算和評估信用,這極大地推動了行業快速向前發展。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數據承載量非常大,我們可以利用數據與信用的關聯度,深層次挖掘信用數據。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不只是對過去的統計,也包括對未來的預測,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刻畫客戶的違約概率和信用狀況。
首先,依托新的技術,大數據征信人群覆蓋廣泛,可作為征信體系的有效補充。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在征信數據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有效地解決了信用風險問題。同時,目前只有不到4億人在央行征信系統有信用記錄。我國有6.48億網民,人群覆蓋面非常廣,通過對他們在互聯網上留下的痕跡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夠對目前的征信狀況進行有效的補充。
其次,大數據征信信息廣譜多維。現有征信記錄主要是個人信息加信貸記錄,而互聯網上的行為記錄非常多,我們可以用大數據的方法計算上萬個變量,將更多信貸記錄以外的信息納入征信體系。結合現有身份記錄和信貸記錄以及生活類數據,再加上互聯網數據,可以得到更多廣譜的信息來刻畫個人信用。
最后,大數據征信數據實時鮮活。大數據的兩個主要特點是全量、熱數據,它不再是離線的事后分析數據,而是在線實時的互動數據。如果某個人有違約行為記錄,會立即被刻畫進來,使當前業務的快速決策更加有效。
構建大數據征信模型 全面刻畫信用
記者:芝麻信用在征信領域都有哪些探索和創新,您能詳細解釋芝麻信用是如何運用大數據征信模型刻畫個人信用的嗎?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種優勢或者特色呢?
井賢棟:我們的優勢在于互聯網數據,不僅僅是交易數據。用戶通過第三方支付繳納水電煤氣費、信用卡還款以及物流信息也是重要的數據來源,當然公共政務數據也很重要。此外,還有用戶自主上傳的數據和合作伙伴回流的數據,這些數據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描述以及準確地刻畫個人信用,我們輸出的是信用分,基于數據來構建決策引擎,以便于向用戶輸出更有價值的服務。
大數據征信模型與傳統評分體系有所不同,我們通過深度融合傳統信用評估與創新信用評估,開創了大數據征信模型。在模型中,信用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其他維度包括身份特質、履約能力、行為偏好和人脈關系。通過這五大維度,建立了刻畫個人信用全貌的模型。比如基于大數據7×24小時在線運算能力,通過賬戶行為分析等,能夠準確地刻畫個人的行為,以此判斷是否出現行為異常,幫助合作伙伴進行反欺詐識別。
芝麻信用的切入點更多的在于,使普通老百姓感受到信用的力量和價值,并在生活中注意培養信用意識,在全社會建立起信用文化。我們更多地布局在為生活類交易服務,解決B2C(商戶與人之間)和C2C(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對于商戶來說,當一個新用戶進入,如果能準確地刻畫其信用,就能更好地向用戶提供服務。
讓信用等于財富
記者:滿足社會多層次、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需求,讓征信更好、更全面地服務社會,是人民銀行放開個人征信市場的初衷,芝麻信用在這方面有哪些安排?
井賢棟:芝麻信用希望讓信用等于財富,成為一個可衡量、可變現的資產。通過兩個方法來實現對現有征信體系的補充和促進:一是普惠金融的內在需求是挖掘、觸及更多的人群,希望通過所有數據,包括傳統數據和互聯網數據來挖掘和刻畫一個人的信用狀況,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了解一個人,同時也服務于這些人群,讓他們獲得更多的信用服務。二是海量、豐富互聯網數據資源的“再生利用”。在科技時代,數據即資產,是核心競爭力。我們希望把上述兩者結合起來,并定位于普惠金融人群來盤活數據。
芝麻信用是一家大數據征信公司,以開放的方式與征信業生態的其他伙伴們展開合作與共創。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個人的信用水平,通過輸出各種標準化和定制化的身份識別、反欺詐、信用風險識別與跟蹤產品與服務,助力合作伙伴,并一起推動我國誠信文化的傳播和誠信體系的構建。同時,芝麻信用一直強調自身的獨立性,即獨立的法人實體,擁有獨立的系統和數據等,未來公司也將以高度獨立的方式運營。至于開放的方式,我們不止是簡單地輸出信用分或征信報告,而是搭建了一個開放數據共創的云計算平臺,并基于云平臺來構建數據的決策引擎體系。
未來,反欺詐將回到“以人為本”,而不是以賬號為中心。線下查詢信用一定要本人持身份證來操作,身份識別對網上查詢來說也很關鍵,確認是否本人非常重要,必須有強大的制度手段作保證。我們的目標是,構建面向商業與金融機構的開放式大數據平臺。上層是不同機構,中層是通過解決方案進行決策引擎,底層是通過大數據和模型,在取得授權的情況下,開發基于行業的應用。這是一個持續學習及沉淀經驗的平臺,提供了很多可以不斷細化的工具,并且是實時監控的專業級數據安全管理。此外,基于云平臺的計算,需要做好云端數據安全管理,最終實現讓人與人之間、人與機構之間的信任關系更簡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