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來,市級“數字城管”系統平臺共辦理各類事件、部件類問題6.8萬余件。從中,市容市政部門整理出了目前市容環境治理的十大難點。透過這樣一份數據分析,哪些是市民熱切關注、頻繁反映的問題,一目了然。顯然,大數據的應用讓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事實上,除了市容市政管理,用大數據來研判“小城事”,應該延伸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今天,我們正處在“互聯網+”的風
口上。在這個全新的背景之下,不僅市場、
社會要重塑利用互聯網的思維和能力,政府也該如此。而利用互聯網最核心、最關鍵的就是利用好大數據。可以說,在大數據時代,學會使用大數據,是一種能力要求,它應該成為城市管理創新的一個基點。
首先,利用好大數據,它有助于厘清城市管理的重點,提高管理的精準度,提升管理的效率。城市的規模在擴大,老百姓的需求也日趨多元和復雜,政府在城市管理當中投入的力量畢竟有限。如何用有限之力去更好地應對無限放大的公共訴求?找準關鍵點很重要。大數據的研判能夠幫助城市管理找準輕重緩急。“在最近公布的這份數據分析中,事件類問題總計59338件,前五位即無照經營商16078件、違法涂寫張貼小廣告7562件、機動車亂停放6853件……部件類問題總計8752件,前五類即路燈1812件、無主井蓋956件、車行道864件……”通過“數字城管”,我們能夠更加清楚地看到訴求的重點在哪里,哪些是反反復復的老問題。在真實的數據面前,有限的力量可以用到刀刃上。它不僅解決了效率問題,某種程度上,還可以通過對類現象的梳理,以問題為導向來尋找提前的應對策略。相比于解決具體的某個工單,尋找類問題的解決之道以防患于未然,更有意義。
其次,利用大數據,它有助解決管理當中職能交叉或管理空白的難點。以往這是城市管理的大難題,如今市城管委召集相關部門,每周召開一次研判會進行協調處理。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就是數據的海量、多元以及信息之間的暢通。在以往部門內部數據相互割裂的情況下,數據的模糊、公眾的不知情,能夠讓部門對聯動不力找到自圓其說的理由,然而,大數據打斷的是信息的屏蔽,加速的是信息的公開透明,這種情況下,一旦信息進入公共的視野,那公眾的監督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個意義上,大數據能夠倒逼城市管理在交叉執法、部門聯動上多下功夫,甚至可以推動管理的流程再造。
對大數據的研判,讓蘇州市容市政管理找準了契合點和發力點,我們不能說有關環境綜合治理的所有問題、所有訴求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是大數據的應用還是讓大家看到了城市管理的智慧所在。利用大數據,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和治理方式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