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范圍看,我們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DT不僅僅是數據資產、數據資源,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將它上升到發展戰略。”日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部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后張茉楠接受本報專訪,就國家治理在大數據時代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提出見解。她認為,大數據越來越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戰略路徑和抓手。
中國不僅是人口大國、經濟大國,還是個數據大國。張茉楠說:“2012年的數據顯示,我國的數據存量已占全球數據存量的百分之十三。以現在的發展速度推算,到2020年,我們的數據存量可能占到全球的百分之二十。可以說機遇與挑戰并存。”
張茉楠說,我國正向后工業化社會轉型,而發達國家已經逐步進入知識型和信息化社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要重新去認識社會發展的驅動力,讓數據更好地發揮作用。
張茉楠認為,在大數據時代,國家治理面臨多方面挑戰。第一是涉及到大數據本身的產業發展,數據立法、安全標準、產業政策環境、人才培養等。這一系列跟大數據發展相關的政策體系、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的保障,還缺乏相應的政策,這是我國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從我們的系統基礎來講,在現有的平臺上,很難真正上升到云的層面。”張茉楠說,在知識平臺上,我們的系統是分割的,數據也是分割的,缺乏戰略統一標準,造成了大數據不能真正發揮威力。
另外,數據安全、數據標準問題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西方發達國家在大數據發展的進程中,是以法治為先導、標準為先導、政策為先導。我們多是實踐走在前面,但相應的知識儲備、戰略儲備和政策儲備并沒有跟上,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風險和一系列的隱患。”張茉楠說,我們還不能充分認識數據發展的風險隱患,這就需要企業和政策制定者樹立法治意識和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