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支付寶公布的“未來醫院”上線一周年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底,全國已經有200多家醫院加入“支付寶未來醫院計劃”,其中已上線82家,一舉覆蓋21個省份、直轄市的41個城市。
隨著阿里云在醫院、社區、醫療智能穿戴、ISV等各領域的發展,內生外延將助其開啟醫療生態圈的新征程。究竟“醫療云”擁有什么樣的魔力,讓市場和資本紛紛著迷,其發展和競爭力又如何?
云醫療:用智慧、大數據驅動服務
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還處在成長期,如何解決看病難、醫院超負荷運營、數據孤立等難題,都是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許多患者已經開始使用支付寶錢包、微信,來實現醫院外的掛號、支付、查詢等服務。而阿里醫療云已由‘計算機+軟件’向‘云計算+數據’轉型,將整個醫療行業的資源整合,徹底實現‘互聯網+醫療’。”阿里醫療云總經理付長友表示,對于患者而言,醫療的本質還是由醫生來檢查、診斷、治療和康復,這是傳統醫療不可撼動的核心。但其中一個關鍵環節是醫生需要看到患者的數據,而醫療云可以依托大數據分析和專業數據服務,改善傳統醫療服務體系的不足,讓醫療變得更智能。
醫療云的價值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儲存、流動與分析,可以提供諸如實現遠程監控分析、健康管理指導、藥品追蹤、基因測序、分級診療等豐富的服務功能。據付長友介紹,此前,邵逸夫醫院借助阿里云計算技術,成為全國首個分級診療的實體醫院,患者的數據在該平臺上實現了同步傳輸,真正做到“首診在基層、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大幅縮短就診、轉診時間,緩解了醫院的壓力。而當遇到疑難雜癥時,醫生還可以通過該平臺尋找同行專家遠程會診,相當于為患者建立了一個全方位的健康檔案。
搶占醫療支付入口撬動傳統產業
在業內人士看來,阿里云在醫療領域的布局,讓外界看到了民間企業宏大的醫藥藍圖。但對于阿里來說,想要以互聯網方式撬動醫療這個傳統產業,還需要更有力的杠桿。
按照螞蟻金服公共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新的說法,通過支付寶入口,患者可以實現在線掛號、智能預約、分診、遠程候診、支付、查看報告、在線醫患互動、個人健康檔案全覆蓋。(注:支付寶錢包架構在阿里云上)但對于全國高達59747萬參加了城鎮基本醫保的民眾來說,如果端口不與醫保對接的話,意味著在看病時只能自己支付醫療費用,這也成為互聯網醫療的“痛點”。
目前,雖然已有一些各地的醫院積極與阿里合作試水互聯網醫療,但嘗鮮的意味相對較強。阿里所期望的處方外流、對接醫保、后臺系統打通等問題,劉新坦誠還未實現理想中的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8月份,支付寶將與更多家社保平臺進行深入的合作,按照支付寶“未來醫院”的模式,未來患者在醫院掛號、就診、支付、后續治療和康復、病例保存等都將通過支付寶錢包完成。在目前檢查檢測業務依然在醫院進行的背景下,這部分數據將通過支付寶錢包進入阿里云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