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大數據的開放成為趨勢。對于如何充分挖掘大數據的商業價值,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總裁王叁壽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大數據是一座金礦,在互聯網+戰略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數據可以屬于可以復制并反復交易的資產,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資產;隨著全國政府數據的公開,將創造幾萬億的新興產值;同時大數據將改變眾多行業的商業模式。建立大數據交易所,就是讓大數據資產流通并產生價值。
130家企業已成為會員
中國證券報:如何將數據資產化?交易品種有哪些?如何進行定價和交易?未來發展規劃怎樣?
王叁壽: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以電子交易為主要形式,通過建立大數據的網上交易系統,搭建交易平臺。大數據交易所交易的并不是底層數據,而是基于底層數據,通過數據的清洗、分析、建模、可視化出來的結果。大數據交易所實現365天7x24模式的不休市交易。
目前總計有30多個大數據交易品種,涉及政府、醫療、金融、企業、電商、能源、交易、交通、商品、消費、銀行卡、教育、社交、社會等領域。為了保證大數據不被濫用,交易所只允許B2B交易,不允許個人交易。交易所采取會員制,會員才能交易,會員經過嚴格審核。目前中國聯通、京東、騰訊、余額寶、華為、中興等130家企業已成為交易所會員。
在定價方面,不同品種的大數據價格機制不一樣,實時價格主要取決于數據樣本量和單一樣本數據指標項價值,而后通過交易系統自動定價,價格實時浮動。
交易所已正式運行一個多月,20多家會員之間發生了上千筆交易,交易金額不到一千萬,最大的一筆交易為銀行購買企業征信數據,交易金額為290萬元。此外,余額寶的天弘基金購買了25萬元企業及產業數據,目前銀行為大數據交易所最大的買方。
未來五年,大數據交易所計劃發展會員機構到一萬家,日均交易額突破100億元,年總額達3萬億元,并發展200家大數據交易的做市商,數據清洗交易量年達1萬PB,圍繞交易所平臺的創業公司突破1萬家。同時,交易所計劃兩年之內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交易所。
盡快制定交易標準
中國證券報:為何會選擇在貴陽建立大數據交易所?股東結構是怎樣的?
王叁壽:目前貴陽是工信部等主管單位確定的大數據唯一試點城市,政策上支持。貴陽整個經濟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比較靠后,但發展速度比較快,每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中央層面支持貴陽利用大數據產業進行“彎道超車”。此外,大數據交易所最早在貴陽開始醞釀、籌備,并推動一些大數據交易標準的制定,這也是大數據交易所落戶貴陽的重要原因。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目前有五家股東,其中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占25%,九次方大數據占22%,富士康占21.5%,另外兩家為貴陽市企業。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不僅屬于貴陽,也面向全國大數據產業,現在已有11個省市政府在大數據交易所開通交易賬戶,包括廣東、海南、青海、濟寧、蘇州、成都、寧夏等地區,作為政府數據公開的一個窗口。
中國證券報:如何保障數據系統的安全?在制度上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
王叁壽:所有交易都是基于現有法律框架下進行,目前指導大數據交易的規則為702公約,但亟需國家相關部委牽頭推動探索大數據交易相關立法,盡快制定國家標準,如技術標準、安全體系以及監督監察體系。尤其是安全標準,從而確保數據來源合法真實可信,交易買方不濫用。這些標準的制定有助于政府數據公開,同時對地方政府財政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