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
今天,數據已經無處不在。從生產到流通,從制造到服務,大數據正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成為推動變革的關鍵力量。以致許多人斷言,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未來。美國《連線》雜志甚至寫道:“數據已經大到可以自己說出結論了。”
大數據果真有如此巨大的功能?在更加強調創新發展的當下,大數據在人們推進創新的進程中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筆者以為,面對蓬勃興起的大數據熱潮,人們更應該保持一份冷靜判斷,辯證地看待它的利與弊。
不可否認,大數據可以對人類既有的知識、信息和數據進行多維度的挖掘和分析,發現隱藏在海量數據中的知識礦藏。此外,大數據的分析手段還可以助推人們改變獲得新知識的方式,從傳統的觀測、實驗和模型階段,發展到數據驅動階段。這對推動人類創新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大數據只是人們推動創新的工具。無論這種工具的功能多強大,在人們的創新活動中,它都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從另一個角度說,人才是創新的主角,即使在大數據形成的結論面前,也要保持獨立、清醒的判斷。
就創新的本質而言,創新是人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一種探索,并且這種探索本身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就要求人們充分發揮主觀創造性,去應對各種可能的不確定性。同時,也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為探索中的人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意外和驚喜。
對此,著名科學家亨利·N·波拉克深有感觸:“科學會因為不確定性而衰弱嗎?恰恰相反,許多科學的成功正是由于科學家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學會了利用不確定性。不確定性非但不是阻礙科學前行的障礙,而且是推進科學進步的動力。科學是靠不確定性繁榮的。”
反觀大數據的分析方法,它通過對既有知識、信息和數據的深度挖掘,力求對當前現象或未來趨勢提供一種確定性的解讀。可是,當這種確定性進入無比豐富而又變幻莫測的實踐進程時,卻經常黯然失色。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比如名噪一時的谷歌流感預測系統,受《紙牌屋》啟發而以大數據指導創作的諸多影視作品等。況且,許多具有開創意義的創新,往往就發生在這種確定性之外。
其實,說到底,對大數據作用的盲目夸大,不過是技術崇拜心理在當前社會的一種表現。工業革命以來,見證了技術對自然世界和經濟社會前所未有的改造后,許多人便萌發了對先進技術的崇拜。這種盲目崇拜的實質,是重技而輕道,重物而輕人。只是,如果因為有了先進的技術手段,便忽略了人的主觀創造性在創新中的主導作用,那就真的是舍本逐末了。
當前,隨著我國“兩化融合”的不斷推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如何用好大數據,如何在數據化的浪潮中激發人的創新主動性,是制造企業在通往智能化道路上必須邁過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