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旅游網站的競爭正在轉向大數據之戰。
3月30日,阿里旅行·去啊正式發布“未來酒店”戰略,該戰略意圖基于阿里信用體系打造在線旅游服務平臺,通過用戶分享、數據能力和營銷平臺為酒店打造一站式解決方案。而在第一階段,去啊首先聯合芝麻信用上線了“信用住”服務。
據去啊方面介紹,用戶在阿里旅行預訂酒店時,芝麻分達到600分即可選擇“信用住”。而在這種模式下,用戶先入住后付款,無須擔保,零押金,離店時也無須排隊,只需把門卡放到前臺,系統會自動從用戶的支付寶賬戶里扣除房費。相對于傳統方式,“信用住”更為方便、高效。
而截至目前,全國有近 5500 家酒店加入“信用住”計劃,包括香格里拉、喜達屋、金陵、開元、雷迪森等高端酒店集團,如家、華住、布丁、銀座、易佰等經濟型酒店集團等。
“信用住”僅是“未來酒店”計劃落地的第一步。阿里旅行總經理李少華表示,“‘未來酒店’還將探索更多服務方式,如消費者自助選房和自助前臺系統等。”而長遠來看,去啊的意圖在于以自身的酒店大數據平臺挑戰傳統OTA(酒店第三方在線旅行服務代理商)模式,徹底改變市場格局。
革除OTA
隨著在線旅游競爭進一步激烈化,對上下游資源的聚合能力直接決定了在線旅游網站的競爭實力,酒店成為被多方爭奪的大蛋糕。由此,酒店與OTA之前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場新的博弈正在展開。連通B端和C端的在線旅游網站,頭一次已意識到協調好B端關系的重要性。
不過酒店的日子也不好過。
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會長、北京首旅酒店集團董事長張潤鋼認為酒店行業正走向邊緣化,“2012年出臺八項禁令后,傳統的高端飯店生意一落千丈。公款消費、政務消費在下降,而年輕人消費、手機消費卻在上升。傳統星級酒店承擔著下降的后果,卻沒能收獲上升的紅利。”他指出,在以年輕人和智能手機為核心的新型經濟消費市場,未來酒店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可能不再是品牌、產品、服務,而是客戶關系和大數據。
對于對方懷有訴求的在線旅游網站和酒店本應是惺惺相惜、謀求共贏的關系,不過迫于價格戰的激烈化,OTA與酒店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相互擠壓。一方面由于依賴在線平臺流量,一些議價能力差的酒店難以在與OTA的談判中獲得滿意的利潤分成,而更重要的是,OTA經常通過返現、返券的方式促銷,而線上的促銷價格往往會干擾到酒店自身的定價體系。
此外,李少華表示,在與OTA合作的過程中酒店面臨著一系列無解的痛點:高傭金低效能、信息不暢通、賬期長等問題。而由于傳統的在線旅游平臺以虧損換市場份額,其服務體驗也遭到極大的質疑,人工信用擔保不安全、臨時變更流程復雜、退款周期長、離店等候時間長等問題紛紛暴露出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啊未來酒店戰略拋出的殺手锏就是“把體驗還給用戶,讓酒店運營酒店”。 李少華表示,“阿里旅行將讓傳統企業扔掉OTA時代的拐棍,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重新站起來,釋放更多潛能。”
據介紹,未來酒店將獲得阿里系淘寶系3.5億活躍用戶、芝麻信用、支付寶、花唄、阿里云和石基信息的支撐,逐步向酒店實現信用、效率、營銷、黏性和安全五大平臺能力的共享。此前阿里斥資28億元人民幣,入股主營酒店信息管理系統軟件的開發與銷售的石基信息,正是為此做下的鋪墊。據稱,阿里云將聯合石基信息等解決方案提供商,共同搭建面向酒店行業的云服務平臺。用戶可以在該平臺上開發和部署針對酒店行業的各種應用,為酒店提供前臺、餐飲、銷售、客房、中央預訂、會員運營等全方位的互聯網服務。同時,酒店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對業務和客戶進行精準的數據分析,提升管理與營銷能力。
[page]但是要順利地完成系統對接,不僅技術存在壁壘,讓酒店放下顧慮,心甘情愿地交出數據端口也并非易事。“酒店還是要把控各個渠道的權重,不一定愿意把自己的整個會員系統暴露給平臺。”據易觀智庫分析師朱正煜介紹,普遍來講,目前線上客源占到酒店總體客源的10%,不過這個比重在未來勢必會不斷上升。
而對于去啊模式是否能夠成功革掉OTA,朱正煜持保留態度,他認為在線旅游行業的中間鏈條越來越短,資源端和用戶端的溝通更加高效是大勢所趨,但OTA完全消失的可能性不大。“旅游產業是非常分散的,酒店、汽車、交通工具、娛樂設施等每個品類的資源提供商都是零散的,因此需要一個強大的負責產品整合和設計的運營方,而往往這個角色是由OTA來扮演,平臺不會直接參與供應商的產品的整合。”
大數據之戰
近兩年,攜程由OTA大佬轉向更易于聚合流量的平臺模式,而攥著大把流量的去哪兒,則在業績接連虧損的壓力下開拓OTA產品。兩家企業各自補課,殊途同歸地奔向“OTA+平臺化”戰略。因此,當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將淘寶旅行升級為“阿里旅行·去啊”,并抱著將平臺做到底的單一策略時,曾有人認為阿里此舉是逆勢而行,但如今其背后的意圖愈發明晰。去啊正在利用大數據平臺做出新的玩法。
盡管自去年成立以來,去啊一直對輿論強調自己和OTA是合作伙伴關系,但無疑的是,剔除掉中間環節對于酒店、平臺和消費者都很有吸引力。而同屬B2C在線旅游網站的去啊、攜程、去哪兒等網站也難以避免直線競爭。不過背靠阿里云和支付寶大數據的去啊,也給OTA指明了另一條出路:李少華表示,歡迎其他OTA采用去啊的大數據平臺。
做了多年在線旅游老大,并期待著成為BAT中“X”極的攜程,接受這一提議的希望十分渺茫。事實上就在3月25日,攜程宣布將原慧評網與中軟好泰重組,并入佳馳和客棧通,成立眾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意圖聯合行業內OTA和PMS供應商,打通行業住前、住中、住后數據,并針對酒店品牌管理、運營管理和收益管理等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大數據全方位解決方案。
據眾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兼基礎軟件事業部總經理林小俊透露,截至目前,眾薈旗下的PMS供應商,總計為中國超過5萬家酒店提供了PMS的軟件和技術服務,“今年年底我們希望將它擴展到7萬到8萬家服務對象”。
對于二者做大數據平臺的實力,朱正煜認為,攜程以OTA起家,且在如家等經濟型酒店以及高星級酒店皆進行過直接的產業投資,因此對資源端的整合和控制能力較強。而去啊做大數據平臺的思路則與阿里做實物電商的思路相似。阿里則強于支付環節,依托支付寶形成用戶資源到支付功能的閉環,以此吸引酒店加入自身的大數據平臺。不過他同時指出,“去啊本身只是技術服務的底層系統提供商,其推出的離店免排隊等服務的體驗還要依賴于酒店一方的支持,因此體驗的提升程度也有待觀察。”
此外,使用去啊的大數據平臺對于OTA來說意味著什么?朱正煜認為,如果去啊的平臺對于他們僅僅起到底層數據支撐、數據解決方案甚至數據共享的作用,那么出于節省開發成本的考慮,一些小規模的OTA有可能做出這種選擇。但關鍵在于是否開放對用戶端的把控能力。“OTA下游端口接著的是用戶,如果不能接觸用戶,OTA本身的品牌形象和對用戶的把控就會變弱,所以是不太可能把自己的用戶端完全過渡到去啊的。用戶數據和交易信息相對還是比較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