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家”舍恩伯格在滬暢談未來生活 大數據悄悄影響教育的每個層面
《經濟學人》說,“在大數據領域他是最受尊敬的權威發言人之一”;《科學》說,“若要發起一場關于大數據的討論,沒有比他更好的發起者了”。他就是歐盟互聯網官方政策背后的重要制定者與參與者,他就是最早洞見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的科學家之一,他就是被譽為“大數據時代的預言家”、現任牛津大學網絡學院互聯網研究所網絡治理與監管專業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昨天下午,舍恩伯格應邀做客華東師范大學“杏壇高議”文化講壇并接受記者專訪,暢談大數據時代與未來世界。
大數據改變學習方式
“大數據改變的不僅是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想法,還改變著我們的學習以及教育方式。事實上,大數據正悄悄地影響到教育體系的每個層面,對于全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會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大數據能告訴我們什么是最有效率的,并且揭曉那些過去無從發現的謎題。”
舍恩伯格教授認為,大數據時代將為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打造出許多“私人訂制”。他說:“互聯網是一個有力的工具,可以用在不同的方向,它不是中性的。它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中國有大量的人口從鄉村遷移到城市,互聯網使他們保持連接,這非常重要。而且,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太快了,我曾經和海爾的CEO聊過,他告訴我一個冰箱可以在48小時內到達偏遠的農村,我很震驚。互聯網明顯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知識傳遞。我出生在奧地利的小村莊,我12歲時,爸爸為了給我買一套百科全書花了昂貴的代價,而現在從網上得到它是那么的容易。淘寶是不可思議的!你們有電子商務之王。”話鋒一轉,舍恩伯格承認,伴隨著互聯網而興起的大數據時代,又絕對是一把“雙刃劍,比如,美國正面對網絡上大量的負面及錯誤的信息。關鍵是要在正負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好萊塢拍攝了許多關于人工智能的電影,包括《星際穿越》等。對于大數據時代將給人腦的潛能開發及未來科學發展帶來的影響,舍恩伯格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覺得以前靠機器以及人工智能的學習方式,就是學習計算機抽象的概念,也就是為什么這件事情是這樣、那件事情是那樣的。但是,現代的學習方式是收集數據,因為數據才能真正捕捉現實當中的點點滴滴,越多的數據意味著我們可以越綜合和全面地了解現實。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通過數據我們才能夠更多地洞察未知領域,而不是靠軟件的升級。”
原創更依賴于人腦“瘋狂”
舍恩伯格認為,單收集數據還是不夠。我們獲取這么多數據之后,是不是就能夠預測未來呢?是不是就可以幫我們做決定呢?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人類的作用又是什么呢?還要我們人類干什么呢?想一想,人永遠不像計算機那樣能夠快速地做數學題,因為人的正常計算速度和計算機相比是很慢的,但是為什么人類仍然存在?因為我們有計算機及大數據分析所沒有的東西,那就是非理性,換句話說,可能是某種程度上的瘋狂。舍恩伯格說:“非理性往往會激發出許多原創性。大多數時候,我們是理性地利用數據,但有的時候我們又是非常具有情感的,是非理性的,而這種非理性會刺激我們的創造力,啟迪我們換一種方式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