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智能化”的智慧型企業必定是數據驅動的企業。對于大部分中國制造企業來說,要真正實現數據化驅動和數據化經營,關鍵在于解決有效的數據源和構建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與商業模型。眼下正致力于推動智能化轉型的長虹,其在構建數據渠道和利用數據擁抱客戶進行智能化制造、提供智能化服務上的探索,對于正在轉型中的中國制造業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夢開始的地方:從數據渠道到大數據服務
企業無論是提供智能化的產品還是進行智能化的運作,都離不開數據。幾乎所有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的第一大難題就是如何實現企業所有環節、全鏈條的“數據化”。僅以用戶數據為例,一位家電企業的老總曾對《中國電子報》記者坦言:“我們最大的難題是缺乏用戶‘活’數據,盡管我們賣出了大量家電產品,但我們與用戶之間是‘失聯’的,我們不知道用戶是誰、用戶有什么習慣、用戶有什么潛在要求,我們沒法與之互動,提供新的增值服務。”因此,如何布局數據渠道,進行數據采集成為很多家電制造企業向智能化、數據化轉型的第一難題。
產品布局智能化,是長虹實施智能化戰略的重要一步,也是長虹用戶實現數據化的重要一步。今天,長虹的產品已經能提供越來越多的智能化、人性化的功能,比如讓用戶“扔掉遙控器”的CHiQ電視,能進行“云圖識別”的CHiQ冰箱,以及能夠實現“人體狀態感知”的CHiQ空調等。這些智能化的產品在為用戶提供智能化功能的同時,也可以讓用戶與長虹之間實現更緊密、更實時的數據聯系,每一個用戶都可以通過CHiQ設備上的用戶賬號來實現與長虹之間的互動,透過越來越多的CHiQ產品,長虹和客戶之間正在發生越來越多的數據關系。而這僅僅是第一步。
眼下長虹正在打造“智能化交易平臺”、“智能化制造平臺”以及“智能化技術平臺”,通過交易、制造和研發這3個平臺的打造,長虹能夠在從客戶到供應鏈,再到制造和服務的全鏈條上都實現數據化,為實現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的運作模式提供可能。未來,用戶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提出自身需求,長虹的3個平臺會據此自動生成相關參數,再驅動研發、生產與物料全鏈條的配合,從而制造出滿足用戶需求的定制化產品。通過這樣完整的數據鏈來驅動企業運作,讓長虹成為一個真正的智慧型企業。
而長虹的大數據夢還不僅僅是提供智能化的終端產品和實現企業自身運作的數據化,長虹還希望提供更多的大數據服務,成為一個智能制造+數據服務的公司。在這樣的目標下,長虹就不能僅僅足于采集自己生態鏈上的數據,還必須從更大維度去采購和收集其他社會數據。
2013年8月,綿陽科技城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綿陽大數據公司)成立,公司由長虹與綿陽科創園聯合出資,主要就用來經營大數據服務。長虹方面解釋說,之所以采用聯合出資的模式,是因為長虹希望借助外力、采用更靈活的模式來推動和孵化長虹的大數據應用與大數據服務。
綿陽科技城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李小東向《中國電子報》記者透露,公司的數據服務范疇包含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智慧工廠等,當前重點工作一是圍繞長虹的智能化產品與智能家庭服務,二是以參與綿陽市的智慧城市建設為切入點,通過與綿陽智慧城市的互動,探索和積累更多經驗,將來走向更大的市場。
有夢就有希望:數據夢落地不懼挑戰
長虹的“大數據”夢才剛剛開啟,目前所搭的架子、所鋪的路子已經顯現出超越其他企業的格局雛形,但落地依然充滿挑戰。
李小東坦言,首要挑戰是如何打造更好的商業模式,將運營商、政府、長虹以及合作伙伴等各方資源盤活,進一步釋放出大數據價值,創造更多的大數據服務。畢竟到目前為止,市場上能夠贏利的大數據服務并不多,除了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公司,制造業起家的企業如何做大數據服務還有很多需要探索。
其次是數據源的挑戰。目前長虹已將自身的數據源、數據渠道不斷完善,但其他數據源,包括政府數據,以及交通、醫療、能源等其他領域的數據獲取依然有一定難度,推動這些領域的數據開放仍面臨諸多難題。
再者是大數據人才缺乏的挑戰。目前長虹的大數據人才主要來自于企業內部,缺乏其他領域的“新鮮”人才,而在綿陽招聘這樣的人才也有難度。這也是綿陽大數據公司在成都設立分機構、組建研發團隊的原因。
目前,制造業企業推動大數據戰略,向數據化和智能化轉型還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復制,長虹從產品到平臺架構,再到體制機制、運作模式都開了一個好頭。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剛剛開啟的探索之旅,李小東也希望更多的人才、更多的機構能夠加入到這個探索過程當中,共同構建制造業數據服務化的新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