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像恐龍一樣,將要面對一個新世界。”《大數據時代》的作者維克托 邁爾-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 nberger)曾用一個玩笑稀釋“大數據”厚重的科技感。
“大數據”似乎在一夜之間流行起來,尤其是2012年以來,這個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也有人打趣的將它形容為“它來自四面八方,它了解一切,它的名字就叫‘大數據’”。
作為“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人”,維克托在四川北川出席第三屆全球旅游網絡營運商合作交流會上,講述了很多有關“大數據”帶給生活的影響。他舉了一個生活中最簡單的例子說,他在超過十幾個城市居住過,在一些城市,房屋經理人一次性推薦10幾套房子,但是看完之后印象卻并不深刻;當他來到哈佛工作之后,另外一個經紀人和他深入的交談了1個多小時,幾天后他推薦的唯一一套房子,當場就簽約成功,此后幾年維克多又從這個經紀人推薦的房源中選中了兩套。
“這和大數據的應用是相同的道理,說明了我們的服務業要提供的服務,應該是客人真正喜歡的。”維克托說,旅行搜索、預測飛機晚點概率等應用都是基于大數據,而它們正是提供了客人最想要了解的信息而受到歡迎。
結合著全球旅游網絡營運商交流合作這個的主題,維克托表示,這樣的意識在旅游業的轉型中,尤為重要。在“自助游”興起的今天,出行者用于在網絡上搜索信息、查找攻略的時間也越來越多。“現在的機票價格,酒店信息在網絡上一目了然,但是網商應該給予顧客更多的引導。”
維克托以為,“大數據”的應用,絕對可以讓“自助游”像傳統出行方式一樣便利,甚至會有更多的驚喜。通過對顧客以往行為的分析,不僅僅能提供類似于酒店是否有游泳池、位置在高山或者海邊這樣的細化分類,更能分析出其潛在的喜好,定向推薦休閑游或者蹦極給顧客,更好地引發共鳴。
維克托在奧地利的一個小鎮長大,他笑言在他的家鄉可能走著走著就到了另外一個國家。因此,對于四川這樣廣袤的土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差異化的文化特質表現了極大的興趣。但是,經營好這樣的旅游資源,仍然離不開“大數據”的思維方式。
一方面要通過互聯網展示旅游資源,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已經讓地處中國內陸的城市,有機會和世界直接溝通,展現自我;更重要的是,根據不同人的喜歡,喜歡高原、喜歡草原、喜歡雪山或者喜歡美食的不同游客,應該享受到“私人定制”的旅游項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