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動態反映的“晴雨表”、“溫度計”,統計數據的全面、準確、真實,對于摸清市情市力底數、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等極為關鍵。
獲得這些數據,需要怎樣的技術、制度支撐?如何才能讓統計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當前日新月異的技術、平臺革新,又對統計監測內容、監測主體及產業門類等,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為促進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近日,我市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監測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困擾“老統計”多年的監測內容、手段、體制等難題進行了詳盡部署。
一場旨在打造創新型、服務型、開放型的統計“新形象”的改革攻堅戰,已悄然打響
加強統計監測工作
讓統計監測成為經濟運行“調度臺”
“統計工作首先要成為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運行的監測平臺,成為經濟運行的‘調度臺’。”市統計局局長馬千里指出,《意見》首先對監測內容進行了重新梳理,并對照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市中心工作、重要戰略部署及重點發展領域,形成了九方面的監測內容,為全市“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石家莊”提供高質量的統計服務。
在開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運行監測方面,我市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強調各職能部門加強協調溝通,確保相關數據的真實性、協調性、匹配性,準確反映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協調解決相關問題,保障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平穩運行。
小康社會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一直是我市的中心工作之一。對此,我市按照各相關監測制度,將其不同的監測指標、工作任務,分別分解下放,采取條塊結合的辦法,對其進行重點監測。
為助力調結構的戰略目標,我市還積極開展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專項監測。對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專項監測,促進其創新發展。同時,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開展現代服務業專項監測。全面反映第三產業整體情況,逐步做好服務業所有行業調查資料的綜合整合,擴大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標準和范圍,建立健全地方部門服務業統計制度。
今年是我市項目建設攻堅年,為更好地推進重點項目的建設進程,我市也將對列入國家、省、市的重點項目的投資規模、投資結構、投資進度、經濟效益、財稅貢獻、創新能力、就業拉動力等方面進行專項監測,從而促進投資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及投資貢獻率提高。
此外,我市還將開展現代農業專項監測、糧食抽樣和城鄉居民收入調查、搞好統計監測例行分析。
強化統計服務功能
建立信息共享的“大數據平臺”
有了全面而系列的統計監測行動,也就為提供更完整、真實的統計產品提供了可能。
在不久的將來,市統計局將按月出具“石家莊統計海報”,主要包括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月度統計監測報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各專項監測報告及國內、省內重點城市主要數據情況、市情市力等重要內容,并同期發布網上海報、手機海報。
建立“石家莊大數據平臺”。由市統計局建立涵蓋綜合市情和產業發展、行業發展、企業發展、項目發展、區域發展等經濟發展情況及社會發展、民生發展等情況的數字、數據、信息,集權威性、共享性、專業性、國際性為一體的中英文服務平臺,按照“統一標準、統籌規劃、面向社會、信息共享”的原則,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全市各部門的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等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實現統計、發改、工商、稅務、質監、建設、商務、工信等經濟監督管理部門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建成融數據查詢、應用、分析、咨詢為一體的平臺體系,對經濟實體、社會主體運行效果進行系統的、連續的監測評價。
建立市情市力、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立企業、單位、市民對政府決策、政府服務、生態環境、投資環境等方面的社情民意訴求、建議征詢平臺和與政府的網上互動平臺;結合經濟普查和大型調查建立市情市力信息平臺,與新增市場主體形成網上互動,強化服務功能。
建立統計專業培訓平臺。編研統計專業培訓課程、統計知識讀本、統計工作實務手冊,開展網上培訓,形成專業化、公開化、信息化的專業培訓體系,開展全員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已取得從業資格證人員每年參加不少于32學時的繼續教育,促進統計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