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師小飛位于深圳羅湖區的新家中,掛著一個很特別的相框:一張模糊的游戲截圖上隱約呈現出兩個游戲小人“一來一往”的對話框。
五年前,正是因為一款網絡游戲,小飛跨越了半個地球,從他留學的德國萊比錫回到中國與艾比相識,并在今年成了“馬上有媳婦”的幸福青年。這個情人節恰逢元宵節,小飛決定還是用玩網游來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
小飛認為,自己的跨國姻緣是“命運和緣分的安排”,不可復制。不過,網易花田婚戀社區總經理夏天宇卻正率領一個30多人的團隊,通過一個個大數據模型,試圖讓這樣的邂逅變得有跡可循。 在夏天宇看來,小飛的故事每天都在花田社區上演。“這是一個典型的‘行為分析導向精準需求’的案例。”他解釋說,游戲對話框就是“溝通工具”,它指向了有共同愛好、性格、語言習慣的男女雙方,如果雙方正好都是單身、又都具有尋覓愛情的心態,“精準需求就產生了。”
這位精通Oracle數據庫管理的理工男堅信,一切看似感性、不可捉摸的東西,比如愛情,背后都有理性可循,直接反映就是“大數據”,它既包括身高、年齡、體重、收入、學歷等“硬指標”,也包括對語言類型、性格模型、社交偏好、閱讀習慣、上線時間的分析,甚至外貌、星座、臉型也會進入大數據的視野。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認為,大數據對于人類尋覓另一半很有幫助。“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地球上每個人都有可能對其他60萬人一見鐘情。60萬,聽起來可不少,但他/她能和這60萬人中的多少相遇呢?機會其實很少。”
“大數據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對適配的人進行技術篩選,并且為他們提供相遇和交流的機會。”劉慈欣說。 今年年初,有媒體報道,美國波士頓數學家克里斯·麥金利注冊一個婚戀網站后,用自制計算機程序破解了網站原本不太完美的配對系統,最終只花了不到90天時間就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心儀的對象。
這位數學家開設了12個賬戶,利用計算機程序隨意作答網站的配對問卷,從2萬名用戶中收集到600萬條問題的答案,然后利用演算程序篩選出5000名住在美國的活躍用戶,從中按性格分類又選出最符合擇偶條件的兩組女子,并最終成功約到了一名亞裔女孩。 在中國,“大數據”正是依托于在互聯網成長的一代人,而其中大部分被普遍認為是“85”后。巧合的是,這一代人也正是今天中國婚戀市場的主力人群。 1994年,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1995年出現商用互聯網服務,并在隨后6年間呈現了爆發式增長。在安徽一所大學任教的曲忻就是在2000年左右擁有了自己第一個QQ號,那時她才15歲。
“就是在那時聽說了網戀,但當時媒體報道的都是很壞的事情,所以爸媽對QQ聊天管得很嚴,但大家還是偷偷聊。”曲忻笑著說。 個頭1米7、皮膚白皙的曲忻曾在QQ上收到無數表白,也隨著潮流注冊過開心網、微博、微信賬號。然而,今年28歲的她依然在尋覓愛情。她覺得,想找到“另一半”,還是去“目的明確”的婚戀網站比較靠譜。情人節前,她早已注冊了多家婚戀網站的賬號,希望通過多方比較篩選出自己的白馬王子。 2013年民政部的一項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上的適婚男女多達1.8億。
與他們的父輩不同,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人口遷徙、教育和就業的靈活性等因素加速了“熟人社會”的瓦解,年輕人通過同學、親人、同事等“人際圈”找到愛情的難度在增大。 知名科普網站果殼網CEO姬十三認為,大數據或許可以解決一個概率的問題,但不可能指望大數據解決所有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愛情還是生物學無法理解和分析的。大腦在做判斷時,有一些因素在意識之上,有一些完全在意識之下,也就是說人類本身也意識不到自己為什么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大數據只能分析出愛情中一小部分理性因素,但還有絕大部分非理性因素是完全分析不出來的。” 中國古代社會的“媒婆”們無論如何想不到,若干年后,會有一群技術出身的工程師們,用冷冰冰的數據為“癡男怨女”牽線做媒。
由花田社區策劃的“情人節免費送男朋友”活動正在進行中,從1000名報名者中產生50對速配“情侶”。不過,據活動策劃經理馬想介紹,每當他們按照分析數據想給入選的男女配對時,總會有一些在現場看對眼的“情侶”要求調換位置,打亂“大數據”的精心安排。 “說到底,技術永遠不能替代現實的相處。”夏天宇說,“但我希望,有一天技術會解決人類所有的難題,包括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