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網D1Net》10月10日訊
如今,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在大數據時代,差旅管理成為員工面臨的重要問題,員工從申請出差到報銷結束,并不意味著企業(yè)的差旅管理就此完成,相反,在此過程中形成和沉淀下來的數據,恰恰是差旅管理進一步完善的開始。
“數據和分析不但能讓企業(yè)在與酒店及航空公司商討價格時更有把握,更能有助他們制定一個有效的差旅管理政策及覆蓋出差前、中、后的流程,從而減省將來的差旅支出。”美國運通副總裁李馬可(Marco Pellizzer)表示。
數據無處不在
可以說,差旅管理的數據線索無處不在。
從大的方面來說,包括公司全年的訂票額度,平均價格水平,采用最多的航空公司和酒店信息等;而從小的方面來說,則涉及員工的出行軌跡,差旅選擇的行為偏好等等。
“新公司拿這些數據來制定差旅政策,對于成熟的公司,每年要拿這些數據來進行分析,反觀政策是否用到實處,有多少是沒有實現的成本節(jié)約,哪些環(huán)節(jié)出現了過多支付。”某大型跨國公司采購部負責人王丹(化名)說。
不過面對海量的數據,企業(yè)往往無所適從,不僅分析起來不知從何下手,而且光是數據的收集和跟蹤就已經力有不逮,即便對于大型的跨國公司來講,差旅管理中的數據“盲區(qū)”也大量存在,比如,許多企業(yè)在票務跟蹤上就遇到很大的挑戰(zhàn),“公司不清楚員工哪些預訂過的機票因沒有使用而作廢,這部分的浪費太多了,越是大的企業(yè),這部分損失就越是驚人。”國航銷售部客戶開發(fā)高級經理韓燕就曾表示。
D1Net評論:
無法做到完全的集中化管理是造成數據遺失的原因之一,因此對于企業(yè)來說,就要借助各種“外腦”來做更加全面的數據收集,這些渠道可以是公司內部的報銷系統(tǒng),也可以來自于差旅公司,還包括航空公司和酒店等供應商,當然,銀行信用卡也是一個可能的選擇,借助這些數據疊加對比,進而得出更加真實有效的差旅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