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融合,推動經濟社會全面轉型。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能否有效流動和發揮價值,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抓好數字變革的新機遇,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探索區域人才合作新途徑,完善區域人才服務體系的建設。
全球數字信息化時代,人才資源在國內外的應用現狀
隨著“大數據+”模式的不斷深化,國內外有不少機構、平臺對“大數據+人才服務”進行了摸索與實踐,總體呈現出兩大類型。
第一種類型的典型代表,如成都人才發展促進會、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廣東省電子政務協會等。
成都人才發展促進會平臺,立足于區域人才資源,利用自身人才服務優勢,建立高端人才搜索及匹配系統,旨在提升區域人力資源服務水平。促進會現有349名“國家高級人才計劃”及“成都人才計劃”的專家資源。但遺憾的是,平臺所展示的專家庫數據信息不全,線上功能與線下資源沒能充分融合,專家資源未能得到更深層次的分析與再運用。
由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承建的“選擇山東”云平臺,匯集全省產業部門信息,實現項目和人才匹配等功能。根據訪問者的從業領域、投資意向、人才需求及訪問偏好等個性化特征,自動進行匹配推送。但平臺數據統計不夠全面、人才引進需求不明確,匹配效果不明顯,數據分析系統功能還有待加強。
廣東省電子政務協會平臺,由從事電子政務服務、系統集成服務、硬件軟件服務等各類企業和專家組成,為企業和政府提供電子政務領域的專業性服務。平臺對專家、企業數據進行加工分類,可惜沒有搭建數據匹配模型,在人才篩選效率的提升和精準對接方面的作用不大。
上述幾家機構,盡管在大數據技術應用方面已有所嘗試,但在新興技術手段的多樣性運用,并使之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方面,還略顯滯澀。筆者認為,對于科技服務行業而言,新技術手段的運用不應止于形式,重點在于運用新技術探索科技服務新模式、催生新業態,這也是筆者接下來要說的第二種類型。
美國高校聯盟成立的XOR聯合平臺,通過整合各高校人才資源,為創業公司提供經驗豐富、協同管理幫助的人才匹配。平臺利用互聯網、AI智能匹配等技術,為需求公司匹配更多的技術人才,讓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XOR項目一經推出,受到了各方參與者的好評。XOR聯合平臺在利用數字化手段進行人才資源配置方面的模式和經驗,值得國內的機構、平臺學習借鑒。
令筆者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國內在這一領域也并非“一窮二白”。筆者有幸在2018數字經濟產學融合廈門論壇上,聽到了科易網創始人分享的《數字經濟時代產學研對接的求“變”之路》主題演講。科易網通過行業大數據和AI智能技術,對人才、企業數據信息進行深層次分析加工,由此建立的區域人才企業配置平臺,可為企業、專家提供智能匹配,并能依據匹配度高低進行信息推送。
這一做法引起了筆者極大的興趣,通過科易網官網、公眾號等多方渠道,筆者對其在解決區域人才企業“燈下黑”問題、促進企業和人才對接合作、盤活人才資源等方面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特別希望科易網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優化人才與企業配置平臺,為城市創新創造更大的價值。
數字信息化時代,政府職能如何改變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政府的建設,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各級政府都在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在大數據時代,無論是民生服務,還是創新服務,政府都需要創造條件,轉變思維方式,把握時代發展動向,巧借“外力”,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大數據+人才服務”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推進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需求。區域政府部門通過借助相關機構、平臺的“外力”,利用數字化手段進行人才資源配置,如建設大數據人才智能匹配系統等,可為政府職能轉變、管理服務模式創新提供關鍵的技術支持,更好地發揮大數據在政府治理變革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