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清在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智能衛星,共同代表新一代的最新發展,或者說可能在2025、2035以后,會建構一個新的社會形態。科技革命一代接一代,蒸汽機,電子技術,信息革命,再到現在的智能科技。智能時代是人機共生的時代。我們應該尊重人工智能、機器智能。 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是一批領先的科學家,這批領先科學家可能在各個領域。人工智能對年輕一代的意義也非常重要。因為現在我們培養的學生的知識建構,從一年級通識階段就非常重要。
上海市教委高教處李琲琲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未來所有行業的發展都將隨著人工智能而帶來升級與變革。2018年上海大學率先開出“育才大工科”的人工智能系列通識教育。在大工科建設和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人才培養方面有了創新舉措。這組課程構建了一個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和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協同育人平臺,數十位教授參與到了人工智能系列課程的教學中。而今人工智能系列課程,已經從一門拓展到四門,線下延伸到線上。期待上海大學能開發出更多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探索建立新時代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人才培養的標桿,打造更多金課,制作優秀在線課程,出版配套優秀教材,培養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人才。
上海大學教務處處長彭章友教授指出, 上海大學通識教育是從2011年開始,通過六、七年的探索,通識教育的體系和通識教育的課程數量,基本上已經完備。通識教育主要培養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溝通的能力、價值判斷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海大學要培養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公民意識、人文情懷、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能夠應對未來挑戰的人。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主要是三個重構。一是重構教師、學生和資源關系,二是重構了教育管理體系和評價體系的關系。三是重構了大學形態和社會關系。
上海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顧曉英研究員認為,在ai時代,如何培養新一代人才?我們的教育模式如何改變?在高校,既要開啟人工智能專業等核心專業人才教育,更可以在人工智能與通識教育之間直接架起橋梁。2018年3月至今,為積極呼應國家戰略,對接教育部“新工科”建設要求,上海大學率先開設4門“人工智能”系列通識課,讓更多其他學科學生第一時間接觸人工智能新科技。系列課程分布在通信、計算機、文學院和法學院,實現了文、理、工和藝術學科的融通。每門課程都采用“項鏈模式”教學,拓展學生視野,使其兼具人文與科學素養,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這些課程正在或者開始改變學生看問題的視角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人本身,立足國情,更好地適應人機共存的未來。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顧駿教授認為,通識教育本意是一種“解放”的教育,就是讓學生擺脫學科和專業的傳統束縛,以更開闊的視野,更立體的認知方式,更敏銳的思維,把握世界,發現未知,探索未來,這才是通識課真正的價值所在。人工智能,成為激活通識課解放功能的啟爆點。我們想用人工智能激活通識課,讓它真正發揮解放的功能。在人文與科技的交匯點上,發掘兩者的潛力,開發彼此結合帶來的增強效應。尊重人工智能研究和教育的內在邏輯。人工智能通識課尊重科學知識,注重原理,強化知識從何而來的邏輯。 突出問題,注重前沿性,揭示未來的突破口。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是會回答問題的學生,還要會提問。今天的學生,未來必須勝過機器。讓學生勇于提問,樂于提問,保持課堂的開放氛圍,才是人工智能通識課的應有風格。
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張博鋒教授認為,通識教育,不僅是大學的通識教育,高中課堂也有了人工智能的課程。用高中生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表達。通識課改變了專業教師思考問題的角度,開拓了專業教師講授專業知識的思路,督促專業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專業課提供了通識教育中的技術支撐,解答了通識教育遇到的專業問題,區分了人類智能和機器智能的界限。有一個導向,就是糾正了通識教育當中的擔心、誤解。解除了由于人工智能高速發展引起的恐慌。人和機器不矛盾,我們要和諧共處,樹立人機和諧共處的理念。
南開大學機關黨委書記、原教務處處長楊光明教授提出為什么到這個時候對人工智能產生了興趣?前年,醫學院的院長突然找到我,說我要辦一個新專業,要辦一個智能醫學專業。他說,未來智能和醫學結合是必然的,各種各樣的病例數據化之后,給到智能設備,它根據大數據,給人診斷病例,也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儀器,是智能化的。把病例和儀器的診斷結合在一起。現在,我們的機械手已經可以做細胞手術了,從病例到診斷、手術、下藥,完全都可以智能化。所以,我們在教育部新工科門類下申請了智能醫學的新專業,今年開始了第一年的招生。
東華大學人工智能大數據主講教師,國家級虛擬現實項目中心主任,東華大學管院校友會副秘書長齊國峰認為,人工智能是一門跨學科的學科門類,不僅有人工智能相關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樣的技術,還要和各個行業、專業結合起來,比如和金融、醫療、教育、能源各領域進行跨學科的深度合作,才能給行業進行賦能。師資一定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最好有相關的豐富的行業或者工程經驗,有比較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經驗。課程更多是面向行業問題,解決行業的問題。課程目標可能更寬泛一些,滿足多種學員的不同訴求。課程內容設計時,考慮理論適度,案例詳實,實操豐富。學習以線下為主,組織學生到相關行業的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進行深度學習和訪學,注重學生的反饋。
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張紅云副教授認為,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主要是面向專業學院的。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各行業都要引入人工智能,各專業學生也都想學習人工智能,呼聲非常強烈。所以開展人工智能通識課迫在眉睫。我們從專業課拓展至通識課有著自己的思考,一是多元的學習渠道,二是多元的教學方式,三是專家走進課堂,四是全面綜合考評。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單美靜副教授在發言中希望能夠從通寬性的人文視野角度,給學生提供一些人工智能基礎。學校從人工智能與法律、人工智能與人文社科結合的角度,開設課程,培養學生計算思維。我們的基本思路是建設一門課程、出一本教材和建一個團隊。
上海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社長戴駿豪認為,今天的人工智能課,都是緊扣時代脈搏和當代熱點,包括我們的系列課程,無一不圍繞時代主題。尋求變革,在通識課的教學改革和理念上,我們積極開拓創新,體現了一種嶄新的模式。通識課教育,已經跨專業、跨課程,實際上是現在學生自動選課,一種嶄新的模式,也走出了一條破解思政課程教學難題的創新之路。
北京理工大學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秘書長龐海芍教授認為,通過人文與科技的對話,進一步洗滌我們的心靈、啟發心智,讓我們反思“科技使人進步,確實有時候也使人迷失。”上海大學通過提出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給人工智能套了一根人文的韁繩,避免它成為脫韁的野馬。為什么說人工智能的通識教育有價值?首先是說人。人和機器人的區別到底是什么?我們人生的魅力就在于變化無常。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自身。上海大學率先提出來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我相信能夠再次掀起旋風,不光是全中國的旋風,可能是全球的旋風。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教授、《青年學報》主編劉宏森認為,“人文智能”通識課程教學生學會思考,幫助他們提升思維水平。這需要教學者有充足的底氣:善于汲取知識,善于發現問題,善于遴選議題,善于把握邏輯,善于答解困惑,善于回應質疑。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大學教務處處長王力教授認為,上海大學“雙顧”所做的事業,非常令人敬佩,全身心投入。不僅是教書,他(她)們在做教育家的活。從舉手投足間,從言辭里,無不透出思想之深遂,博學而多才,中國需要有更多這樣的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