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奧斯卡•王爾德所言,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談論更糟糕,那就是沒有人談論。這應該會讓德國人躊躇不前。在有關未來一項關鍵技術和產業——人工智能(AI)——的全球對話中,德國沒有被提及。
相反,對話幾乎完全是圍繞美國和中國兩個創新超級大國展開的。就拿李開復來說。他是臺灣裔美國人,在上世紀80年代獲得人工智能博士學位;曾為蘋果、微軟和谷歌工作過;現在在北京經營著一家中國風險投資基金。沒有人比他更深入這個主題。他還出版了一本新書:《人工智能超級大國:中國、硅谷和新世界秩序》。論文很簡單:擁有優秀研究型大學的美國,可能在人工智能的“發現階段”占據了優勢。但隨著技術進入“實施階段”,中國將抓住這一優勢。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收集和部署了大量人工智能的重要資源:數據。中國有14億人,他們用微信付費,在網上生活。中國人生產和分享的數據比任何其他文化都多。數據是訓練和改進算法的東西。數據越多,越“聰明”。
另一個原因是監管。中國政府決定盡一切可能支持人工智能。整個城市都是專門為自動駕駛汽車建造的,道路和交通燈都裝有傳感器等等。法律一直在調整,以支持新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
數據和監管是李開復認為中國會打敗美國的兩個原因。但美國仍然會很好。問題是:在德國這些東西到底在哪里?精確的答案是沒有。德國人是數據懶漢。他們用現金支付,害怕自動駕駛汽車,認為數據共享(即使在匿名的情況下)與斯塔西的方法非常接近。前幾天,我跳上了Mobike(從中國租來的可愛的橙色自行車),去參觀柏林的一個智庫。諷刺的是,我正要去那里做一個關于人工智能的演講。一位年輕的女士在外面迎接我,她嚇壞了:“我永遠不會!”她氣喘吁吁地說,“他們只是想要得到你的數據!”
要謹慎行事。但是,遏制未來數據濫用的最佳方式是成為規則制定者,而不是規則接受者。然而,德國人更喜歡沉迷于數字反烏托邦的妄想中。他們應該意識到成本。德國人生活在舒適的現在,對不確定的未來視而不見。當然,有一個中小企業生產世界上最好的通風器、滾珠軸承和螺絲的也不錯。但是接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