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何桂立認為,數據、算法、算力是驅動人工智能崛起的三大因素,其中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基石,算法尤其是深度學習的算法是驅動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引擎,算力也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基礎部分。目前人工智能應用快速拓展,正不斷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何桂立表示,推進人工智能發展應在上述三大因素下功夫。
自1956年被提出以來,人工智能經歷了3次發展浪潮,當前這次由大數據、神經網絡、人工智能芯片等融合發展共同促成。德國漢堡大學教授張建偉說,人工智能最近獲得重要進展主要因為機器學習實現突破,但今后在強人工智能、強機器學習方向仍需久久為功。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盧山也表示,人工智能就是要解決賦能問題,實現從被動操作演化為自覺主動,使智能設備實現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適應,這也將是未來人工智能繼續發展的方向。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徐玉林表示,發展人工智能絕不僅僅是少數科學家和少數企業的事,涉及社會倫理和法律等一系列問題。他呼吁,全社會協同推進解決法律、倫理和社會體系的相關問題。
智博會期間,500多家企業展示了各自的前沿技術和智慧產品,400多位嘉賓就智能產業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501個、投資6120億元的智能產業項目簽約。
看準了重慶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的巨大潛力,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科大訊飛等“巨頭”紛紛在重慶布局。智博會期間,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宣布,將在重慶建立騰訊西南總部,并將在重慶建設智能超算中心、與長安汽車合作推出面向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阿里巴巴推出全新工業互聯網平臺“飛象”,計劃3年內接入100萬臺工業設備,并將在重慶建設西部客戶體驗中心基地,阿里云、螞蟻金服、菜鳥等項目也將落戶重慶;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也宣布在重慶建立西南總部并設立西南研究院、西南運營中心,從產業合作、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和智能產業打造四個方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