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進入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但是卻很少有人關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里存在的白人偏見和父權強勢。
研究表明,與男性相比,女性對于創新的懷疑和厭惡程度要高得多,這種對于技術創新的恐懼其實與社會發展中經常將女性作為人工智能的替代對象有著直接關系,所以我們能見到大量的模仿女性機器人(16.380, 0.00, 0.00%)和女性語音助手。
如果今后很多工作都是自動化處理的,機器人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最好能保證算法對于大多數人都是公平有效的,無論對方是一個非裔美國女性還是一個中國男性。
到目前為止,從事機器學習的人中85%是男性,因此考慮到程序員可能會將自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反應到程序當中的可能性,我們可能最終會進入到一個由特權階級價值觀主導的機器人所主宰的世界。
按照這個邏輯來看,未來很有可能出現,自動駕駛汽車和自動司法系統因為偏頗的道德準則偏愛一類人而不喜歡另一類人。這個世界里可能會充滿人工智能的玩偶和女性人工智能助手,但是因為大量工作的自動化和家庭價值的淡化,真正的女性反而變得無關緊要了。
這聽起來是個非常恐怖的事情,但是這絕對不是人類的目標,人工智能應該存在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技術本身會有偏見嗎?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表達了這樣的一種觀點,因為女性更多的是從事于被容易被自動化替代的工作,比如商店里73%的收銀員是女性,97%的收銀員可能因為自動化的普及而失業。
然而,統計數據嚴重傾向于立即實現的自動化,而且數據量仍然有限。從自動化的角度來看看,未來將會有更多男性主導的職業受到影響,比如建筑工人、卡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
我們應該關注的首要話題不是哪些工作將會被自動化所取代,而是哪些工作和技能將在相關性和需求方面增加。在這里,女性的長期前景看起來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光明。
同理心、傾聽、多任務、直覺、協作和耐心都是在自動化時代尤為可貴的重要品質,而在機器時代創造力、同情、協作將是三個最為重要的特質。
從自然和文化角度來看,女性更容易從自動化的進程中受益,女性天然的同理心和協作性使得她們能夠在復雜的后工業時代處于有利的位置。我們來解析一下這三項最為重要的特質:
創造力:雖然電腦已經能夠通過模型的識別和類似性的分析創造出獨特的音樂和藝術作品,但是對于情商和激情這兩項驅動人類創造出杰作的情感模式電腦恐怕很難享有。隨著女性越來越多的在學術方面和管理層面占有一席之地,他們將獲得平等的機會和創新渠道。當然科技會讓人們進一步找到全新的自我表達方式,加速創新過程。
同情:根據英國國家統計數據,目前女性在護理和休閑職業中占據主導地位,這兩種職業都需要同理心和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的能力,2015年大約66%的看護著是女性。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女性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更多女性傾向于成為高級護理人員和心理學家。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的一項研究顯示,女性成為看護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這意味著女性從事與同情心有關的職業時更加自然。在涉及心理學、教師、理療師、社會工作者、健康教練、育嬰專家和許多其他短期內不太可能分配給機器人來執行的工作方面,擁有同情心的人會有更大的就業市場。
合作:合作是人類固有的品質,人類發明了語言和信任系統使得大量的人能夠為同一目標通力合作,而非動物當中的部落和族屬因素。通常而言,男性更有競爭力,更在意在競爭中取勝,而女性則更傾向于互惠互利,尋求和平的解決方案,女性天然的創造安全環境的生理傾向可以促使她們在政治和國際關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職業方面男性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獨斷專行。而女性則會淡化自己的技能,向同伴尋求幫助。在競爭激烈、技能稀缺的在線學習和團隊作戰時代,合作的方式已經證明會更加有效。
21世紀人類的生存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物種滅絕、空氣污染、白色垃圾泛濫、氣候變化、具有耐藥性和耐抗生素的超級細菌的出現,我們當前面臨的諸多生存問題都需要人類的共同努力,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同情、創新和協作。
在新科技時代,無論男女都需要更加突出我們之所以為人的獨特特征,才能讓我們在這個新的科技競賽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