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intech(金融科技)浪潮下,在行業競爭白熱化趨勢演變下,諸多銀行今年以來紛紛以時不我待之勢、加速擁抱高科技與大數據,攜手挺進人工智能(AI)時代。
人工智能正在攪動銀行業“一池春水”。隨著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技術在各銀行的落地,人臉識別轉賬、語音配置理財等智能化銀行服務已成為趨勢。無論是從客戶體驗度提升,還是從銀行成本與效率改善的角度來看,都是雙贏。
一個大膽設想由此而來:百萬銀行人會否面臨失業的窘境?傳統銀行網點又該何去何從?甚至有報告預測:到2030年時,傳統意義上的銀行可能會消失。事實真會如此么?
AI撲面而來 銀行業悄然改變
近年來,越來越多銀行開始使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來提升客戶體驗、削減經營成本,智能化正在一步步向行業滲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銀行業的服務模式和業務流程。
臨近年底,浦發銀行高調發布國內首款智能APP,并推出融合智能算法等技術的升級版“浦發極客智投”。這款智能APP引入了智能語音交互、人臉識別、指紋等生物認證技術,將其應用到賬戶登錄、轉賬匯款等場景。
據了解,今年以來,從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四大行,到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等股份銀行,都在積極地布局人工智能,將銀行業務快速整合至移動端。原來需要到柜面辦理的業務,諸如個人開戶、理財、轉賬匯款、信用卡辦理、賬戶查詢等,現在均可通過手機銀行、電子銀行自助辦理。
目前,國內銀行在人工智能的應用上,更多是在線上渠道和運營方面。具體來看,今年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一是“標配”動作,快速推出和升級智能投顧;二是人工智能手段的加速融合,比如人臉、指紋識別等技術。
應用效果開始逐步顯現。以招商銀行為例,今年前三季度,在該行網銀、ATM、VTM、網點等所有渠道中,高達79%的流量來自于手機App;其智能投顧規模達80億元,平均回報率為7.85%;指紋識別在手機App上的應用,每月高達8323萬次。
人工智能未來在銀行業的應用空間不限于此。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告訴記者,目前銀行人工智能等技術切入點主要在客服和智能投顧等環節,這也是因為零售端更具有數據基礎。“這只是起步階段,未來人工智能在銀行內部風險控制等領域,都會有廣泛的應用。”
“機器”員工來了 要和柜員客服搶飯碗?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人工智能幾乎可以滲透至銀行傳統業務的所有環節,一些改變正在支付、渠道、投顧、客服、風控等業務流程上悄然發生。
這不禁讓一些業內人士憂心忡忡:未來大量“機器”新員工,會不會要和柜員、客服等銀行人“搶飯碗”。記者拿到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上海市銀行業人才規模出現大幅下降,凈流失將近8000人。該報告認為,這是銀行不斷拓展電子渠道,改變網點形態,提高業務自動化辦理水平等的結果。
不過,物理網點縮減、銀行減員,真的就只是因為人工智能的應用嗎?有業內人士表示,離柜業務率上升、物理網點減少、減員等與人工智能的促進作用有一定關系,但更多的是銀行業主動適應新形勢,調整人力資源結構、推進流程銀行建設、加快自身改革的結果。
業內的一個共識是:在人工智能等技術沖擊下,那些勞動力重復、需要大量計算的崗位會容易被取代,比如銀行柜臺業務、呼叫中心客服等。以正在建設智能大腦的建行為例,其客戶服務工作已主要由“小微”智能客服系統承擔,背后便是“小i”機器人。數據顯示,“小微”的服務能力已相當于9000個人工座席的工作量,在效率得到快速提升的同時,也釋放出人力空間。
但這并不意味著銀行所有業務都會被科技手段所取代。比如,銀行對公業務,這類業務實際上很難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線上化,以一個投行項目來說,必須要有人憑借經驗去實地盡職調查,把好風險控制第一道關。而中后臺的預算、運營等工作,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優化流程,但也并不能完全被替代。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銀行網點也不會完全消失,其更多的職能是從傳統的交易處理型向服務型、營銷型場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