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現在市場上已經擁有多種軟件定義存儲和存儲虛擬化解決方案,但是存儲的本質并沒有發生變化。虛擬機體積不會減小,數量也不會降低。對于現在已經擁有存儲架構的企業來說,部署和管理專用存儲架構和網絡是一種十分寶貴的經驗。盡管這種方式通常需要在硬件和人員方面進行大量投資,但是可靠性和性能表現也是非常值得稱道的。現在,超融合基礎架構產品也能夠提供很多相關功能,比如數據鏡像、去重復化、加密和災難恢復等。
融合基礎架構
融合和超融合基礎架構的出現為企業帶來了存儲方面的困惑:如何為現有虛擬化環境選擇理想的存儲解決方案,并且保證其能夠適應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了做出正確的決定,管理員需要理解融合和超融合基礎架構之間的區別,以及傳統存儲硬件將繼續扮演怎樣的角色。
融合基礎架構。這是一種將計算、網絡和存儲等資源作為基本組成元素,根據系統需求進行選擇和預定義的過程。這種方式基于現有的硬件模塊,因此能夠實現快速擴展,并且如果不同模塊之間相互兼容,那么擴展過程將會非常簡單。這種預配置產品前期會產生大量開銷,因為企業不僅需要支付技術費用,還需要請廠商完成完成相關集成工作。隨著時間延長,總擁有成本能夠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用戶在更改和升級基礎組件方面擁有部分靈活性,但僅限于融合基礎架構廠商允許的范圍之內。在融合基礎架構當中,存儲控制器仍然是硬件設備,并且由“傳統”存儲區域網絡(SAN)或者網絡附加存儲(NAS)解決方案所控制。這種方式更加類似于將傳統的數據中心組件封裝在一個專用容器當中。
超融合基礎架構。“超級”融合基礎架構意味著既利用融合基礎架構的現有優勢,又增加了額外的軟件層,將計算、網絡和存儲等資源封裝在單個容器當中,而不是以基礎組件的形式提供。借助于Nutanix或者EVO:RAIL等相關產品,廠商可以在存儲硬件當中不再使用存儲控制器,將這項功能加入到hypervisor層的軟件服務當中。將存儲控制器轉換為軟件服務可以在功能方面提供更大的靈活性。這種“分散式”存儲架構能夠降低專用存儲架構和網絡的復雜性。在降低本地存儲開銷的同時,提供許多高級特性,比如復制和去重復化。
由于能夠解決企業當中的許多存儲問題,融合和超融合基礎架構產品已經獲得了大量關注。如果嘗試在存儲平臺當中使用標準服務器,那么會在硬件耐用性和性能方面遇到問題。因此可以通過在超融合基礎架構當中應用軟件定義存儲特性來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其主要用途就是處理虛擬環境當中的負載。
SDS相關功能
軟件定義存儲和存儲虛擬化為企業提供了很多新的特性。企業需要根據現有基礎架構或者將要部署的存儲和虛擬化環境來決定使用哪些特性。仍在使用傳統存儲架構的企業也許不會做出巨大變化或者替換現有架構,他們將會想要利用軟件定義存儲技術來添加新的功能。同樣的道理還適用于想要使用企業級應用程序、需要專用帶寬來共享傳統SAN/NAS的情況。在虛擬化基礎架構當中使用這些技術是一種可信賴的方式,但是最大的問題在于找到一種能夠降低存儲的平均成本的方式。
虛擬化環境當中的存儲解決方案需要針對不同環境進行相應調整。沒有人會懷疑虛擬化技術的價值,但是將hypervisor存放在哪里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存儲還沒有像計算平臺那樣成為一種成熟技術,企業需要評估成本、復雜性、可靠性和性能表現等多種因素。
評估虛擬化存儲方案
從存儲的角度來說,超融合基礎架構更加引人關注。從硬件角度來說,將計算、網絡和存儲集中到相同的平臺當中是一種理想的遷移方式。此外,將存儲控制器由硬件組件轉變成為軟件服務(可以由管理員進行控制,不需要長時間培訓)也是一種合理并且受歡迎的做法。
如果預測一下數據中心的未來,虛擬化和存儲發展將會成為主要趨勢。Nutanix已經成為超融合基礎架構領域當中的市場領導者。像戴爾、惠普和富士通這些廠商也在和VMware進行合作,以推動VMware EVO超級融合基礎架構產品不斷發展。即便像EMC、NetApp和日立這樣的大型存儲廠商也開始研究超融合基礎架構。盡管嘗試預測未來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但是對于存儲來說,廠商應該實現產品在成本、靈活性和性能表現之間的最佳平衡。作為用戶,我們有多種選擇,不論是在存儲還是超級融合領域當中。
謹慎的IT規劃通常會包含多種內容,但是虛擬化、云計算和存儲應該成為討論的核心。企業希望預測這些領域未來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所以實際上,企業是在選擇一種面向未來的基礎架構,也就是現在做出的選擇需要為以后留出適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