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IT對業務響應速度驅動在IT演進過程中市場對融合架構技術和方案需求。中橋調查數據顯示(如下圖),68.2% 的中國受訪用戶在IT架構部署周期上所需要的時間在3個月以上,這直接導致了IT對業務的響應速度慢。此外,采用傳統架構,以工作負載為核心的的資源部署、管理效率低,很難滿足虛擬化和云計算對IT架構的需求,這進一步推動了融合架構技術的發展。參加調查的受訪企業中,超過半數(54.2%)已經在評估或計劃部署IT融合架構,其中21.7%的受訪企業計劃在未來12-24個月部署。從企業規模來看,企業級市場IT融合架構未來12個月的增長幅度(22.0%)遠高于中小企業(10.4%)。
融合架構發展階段和形態
融合架構分為兩大發展階段。融合架構第一發展階段主要立足于如何提高應用部署和使用效率。融合架構發展第二階段又常常被稱為超融合架構,更側重于如何實現以負載為核心的動態資源配置、使用和管理效率,滿足高度虛擬化(業務關鍵型應用虛擬化和高虛擬機密度)環境下的業務穩定性,以及自動化IT資源管理效率。同時,滿足云計算發展過程高可擴展性和負載性能線性升級能力。下面,我們將就融合架構技術趨勢進行淺析,并了解融合架構如何改變傳統服務器和存儲市場格局。
融合架構分為兩大發展階段,典型融合架構有四類:
超融合架構改變服務器和存儲市場格局
相對于第一階段融合架構,第二階段融合架構(超融合架構)在快速改變傳統服務器和存儲市場格局。在融合架構第一階段,存儲作為一個獨立的技術組成層,服務器和存儲的技術呈現形式是相對獨立的。以Oracle Exadata為例,融合架構機架包括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組元。然而,在超融合IT架構,服務器存儲以x86 服務器形式快速取代傳統存儲組元,超融合IT架構在快速改變著傳統服務器和存儲相對獨立的市場格局。以Nutanix為例,通過軟件實現以服務器存儲構建超融合架構,服務器從某種維度正在取代存儲。中橋預測,在云計算部署中,服務器存儲(超融合架構)會快速成為云計算的主要架構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