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云計算從云中落地時,在“接地氣”的同時似乎又有這樣一種趨勢,似乎它變得無所不能。在第六屆中國云計算大會第二天上午的主會場演講中,中國大數據專家委員會顧問、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卻將云計算輕描淡寫:云計算就是網絡計算,就是互聯網計算,是否采用虛擬化技術不是本質問題。如果告訴公眾云計算就是網絡計算或者互聯網計算,他們就不會一頭霧水,也不會上當受騙。
周宏仁:云計算就是網絡計算 是否虛擬化不是本質問題
周宏仁回顧了網機、網格、算廠等一系列網絡計算各類形式和載體的發展歷史,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這些雛形都失敗了。這些的失敗,可能只是時機不到,當歷史的車輪轉到2006年,這一年的3月亞馬遜推出彈性計算云服務概念,同年8月谷歌推出云計算概念,讓云計算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但是云計算的概念不是全新的概念,而是人們關于網絡計算的探索和發展的必然結果。
這時候的云計算,是一個放大了的客戶/服務器局域網體系結構,但是客戶雖然還是客戶,但是已經是可以使用任何終端設備上網的客戶;而且客戶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這時候的服務器,不是過去的一臺或者幾臺,而是幾萬臺、幾十萬臺甚至上百萬臺。
周宏仁的演講沒有很炫的PPT,與其相得益彰的是其平實的話語,這一如現在的云計算發展的現狀,該到了剝掉繁華,回歸本源的時候了。
他認為云計算可能包含云服務、云存儲、云計算三種服務形態。其中云服務最受歡迎,最典型的就是蘋果通過智能手機提供軟件的下載服務,目前蘋果平臺提供的軟件下載服務已經達到250萬個。事實上早在云計算概念提出之前,谷歌和百度提供的搜索引擎服務就是一種云服務;現在各種各樣提供互聯網服務的企業都多少提供云服務;而云服務就是基于互聯網的服務,電子郵件也是一種云服務,網絡時代,各種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和商業服務都帶有云的特質。
對于云存儲,就是基于網絡的存儲,或者叫做對象存儲更形象。對象存儲把數據看做對象而不是文件,適合于照片、歌曲、影像。
而對于云計算服務,周宏仁認為如果把計算放到云上,其發展相對遲緩,這里有理念、安全的原因。
從理念上來講,計算能力作為一種公共事業,不符合信息化發展的客觀實際,實際上比云發展更快的是計算機終端的發展。計算已經無處不在,不在云上,而在地上。
云計算并非所有領域都適用,它可能更適合學校學生以及社會低收入人群。而對于私有云,可能某些企事業單位非常有用,例如為了確保其數據和信息的安全控制,為了嚴格限制員工對計算機的使用,同時又為了降低成本來使用私有云服務。對于公有云的問題,云計算是否一定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效益,還需要實事求是地認真分析。
具體到云安全,周宏仁沒有當前很多產業界人士那般的輕松。他認為云安全就是網絡安全,挑戰依舊非常嚴峻,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核心信息完全不可能放到公有云上。但是非敏感信息的“云”還是大有前途,云服務和云儲存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只是要注意個人隱私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