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唐山市地震局獲悉,當日凌晨1時許,唐山市灤縣境內發生一次2.9級地震,唐山市區沒有震感。據唐山市地震局辦公室主任鄭湘軍介紹,唐山地震遙測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1月24日1時8分19秒,北緯39.7度、東經118.5度唐山灤縣境內發生一次2.9級地震。
鄭湘軍說,目前,沒有接到房屋和民眾財產損失的報告,唐山市區沒有震感,民眾生活如常。
我國目前有中長期地震預報,根據地震烈度,我國把各地劃分為各種抗震烈度區域,各地建筑的防震烈度就是按這個烈度劃分的。比如汶川,震前的設防烈度為7度,當地建筑的抗震烈度是按7度建設的,但它發生的地震卻是10度;震前唐山的設防烈度為6度,1976年的大地震烈度為11度。
地震專家說,地震的短期預報是個世界性難題。地震前會有包括動物行為異常等前兆,但有這些前兆不一定必然發生地震。無論是唐山地震、汶川地震還是玉樹地震,都在告訴我們,地震的預防比預報更重要。盡管截至目前,本次地震未有傷亡情況,但是仍舊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因此,有效地做到預防地震,防震措施到位,才能做到面對災難沉著應對,減少損失。
下面讓我們盤點下,可以為地震救災做出貢獻的安防產品。
視頻監控系統
視頻監控系統作為抗震救災應急聯絡指揮的輔助系統,視頻監控、視頻會議等數據通信系統,在通報險情、指揮救援、緊急救助等方面發揮出的重要作用,是傳統語音通信系統無法替代的。除視頻監控和視頻會議系統外,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融合的數據通信業務在抗震救災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視頻監控系統在抗擊地震過程中為應急指揮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現場資料。除此之外,無線視頻傳輸系統也是救援者的助手,不僅在人員不能進入的地方進行拍攝并實時傳回圖像,而且可以在搶救受傷人員時實現遠程會診。
地震報警器
研究中外地震記錄和最新科研成果表明,大地震前30小時,地磁場就有明顯異常,特別是震中地區,臨震前十幾分鐘磁異常尤其劇烈。地震報警器能夠監測到震前有特征性的磁異常信號。一般來說,每次大震來臨之后還會有多次余震發生,由于大震已經對房屋建筑等造成了破壞,余震的來臨會讓這些不堅固的物體崩塌,造成更大的傷亡。因此,用地震報警器監測到新震情變得尤為重要。
例如,在汶川地震時,首款民用地震報警器在地震重災區四川省青川縣清溪小學的余震中首次成功預警。這款地震報警器可以通過互聯網預警地震,報警器能同時對縱波(P波)和橫波(S波)進行檢測并進行語音報警。地震縱橫波到來時間有先后,速度快的縱波破壞性相對較小。這款民用地震報警器有三個指示燈,一旦運作,指示燈便會閃亮。報警器另一側還有低中高三個靈敏度撥鍵,根據地震烈度劃分報警等級,當撥到低刻度時,地震報警器會在烈度為7度的情況下報警,設為高刻度時,在烈度為5度時便可發出信號。在地震來襲之時,它先知先覺為生命預留28秒到35秒,一旦被困還能發出SOS無線求救信號,傳到300米以外。
物聯網
物聯網也能為防震抗震服務。它把帶有傳感器的各種事物通過網絡連接起來。比如英國研究者使用RFID和傳感器來監控地震中的房屋,這就用了物聯網技術。他們把已建成在希臘的原型稱為自治愈房屋。這種房屋在墻中專門設計了縫隙空間,并且墻體中加入了可在強壓下變為流體的材料。如果受到地震引起的壓力,流體回流到縫隙中,不會對固體墻面產生影響。其結果是,房屋依舊存在,但可能會移動位置。如果建筑沒有坍塌,通過RFID和傳感器收集的數據會用來判別位置偏移量。
此外,建筑中的RFID標簽和傳感器可以共同構建一套警報系統,來預警即將到來的地震。
除了這些,地震中還有很多其他救援工具,如搜索機器人、搜索犬、GPS定位系統等。隨著科技的進步,相信還會出現更多有關地震救援的先進高科技設備。地震無情人有情,是高科技設備發揮出來的作用挽救了無數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