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市場份額被愛立信反超
根據IHSMarkit統計的2018年通信基站等營業收入的份額排行榜顯示,愛立信份額為29.0%,相比2017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而華為則下滑了1.9個百分點,份額降至了26.0%,被愛立信反超。另外諾基亞的市場份額也增長了0.1個百分點,達到了23.4%。韓國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也提升了1.8個百分點,達到了5%。此外,中興通訊的份額進一步下滑到了11.7%。
針對華為的市場份額下降的原因,IHSMarkit分析認為,一方面是“由于貿易戰的影響,出現減少一部分新增采購的國家”;另外一方面,則是由于“4G”向5G過渡,導致了4G市場的下滑;還有一個原因是,全球整體市場的下滑。2018年全球整體的市場規模(305億美元)比2017年縮小了18%。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最新發布的2018年度財報也顯示,在其他業務都保持大幅增長的同時,華為運營商業務業務卻下滑了1.3%,降至2940億元。華為表示“這是最近所沒有的”。這似乎也側面印證了2018年華為無線通信設備份額確實出現了下滑。
如果按地區來看,在北美市場,華為的市場份額已經降至了6%。而相比之下,愛立信則拿下了高達68%的市場份額。而這主要是受到美國對華為的排擠影響。
去年8月,美國出臺了“2019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其中第889條規定,禁止美國政府機關及其承包商向華為等中國公司購買設備或服務。與此同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也公布了一項提案,以停止發出網絡基建補貼,迫使美國小型、農村地區運營商棄用華為、中興的電信設備。
雖然華為在北美市場遇阻,不過華為還是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市場保持了領先優勢,掌握了40%的市場份額,在亞太地區,華為也擁有30%的市場份額,與2017年相比均提高了2個百分點。IHSMarkit指出“華為在不受(美國排除行動)影響的地區加強了銷售,因此整體的份額下降幅度較小”。
5G市場份額排名第四
而且得益于在5G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華為官方表示其5G技術領先競爭對手至少一年的時間),自去年以來華為也拿下了不少的5G訂單。
根據華為最新公布財報顯示,2018年華為發布了業界首個基于3GPP標準的端到端全系列5G商用產品于解決方案,已經和全球182家運營商開展5G測試。2018年華為簽訂5G商用合同30多個,并有40000多個5G基站發往全球各地。
但是,令大多數人意外的是,在5G通信設備市場份額方面,備受關注的華為的5G市場份額卻只有15%,排在第四。愛立信則以24%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一,三星(21%)和諾基亞(20%)緊隨其后。
其實這并不奇怪,雖然華為5G業務整體表示不錯,但是由于美國及其盟國對于華為5G的圍追堵截,確實對于華為5G業務在海外市場的開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此前,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已宣布禁用華為5G設備,此外日本、挪威、英國電信等也都傳出考慮禁用華為5G設備的消息。華為5G業務在海外市場的遇阻,也使得其競爭對手愛立信、諾基亞、三星電子直接受益。
去年7月,諾基亞與美國第三大運營商T-Mobile簽署了價值35億美元、為期數年的5G網絡合同。隨后在去年9月,愛立信也與美國T-Mobile簽署了一個價值35億美元,為期多年5G相關設備采購協議。去年9月,美國第二大運營商AT&T確定諾基亞、愛立信、三星為其5G部署項目的主要供應商。
去年澳大利亞在宣布禁用華為5G設備之后,也轉而與諾基亞、愛立信展開了合作。今年1月,澳大利亞運營商Optus宣布,已使用與諾基亞聯合開發的室內5G客戶終端設備(CPE),成功完成基于60MHz頻寬3.5GHz頻譜的5G數據通話。
去年9月9日,韓國移動運營商——SK Telecom,KT和LG Uplus表示,采用中國華為制造的主要5G設備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對安全的擔憂持續存在風險。轉而選擇了三星電子、諾基亞和愛立信作為其5G設備供應商。
雖然加拿大此前在美國壓力之下,一直都未將華為排除在其5G網絡建設之外,但自去年孟事件以來,加拿大對于華為5G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今年2月,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稱,加拿大政府將宣布斥資4000萬加元(約合2.04億人民幣)與諾基亞在該國開展5G通信網絡研究。
顯然,得益于美國及其盟國的助攻,愛立信、諾基亞、三星等廠商,去年在5G領域確實收獲不小。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華為似乎拿下了相比愛立信更多的5G訂單。數據也顯示,去年全球簽訂的5G商用合同中,華為的30份合同占據了全球近一半的5G訂單。而2018年上半年愛立信只拿到了7份5G訂單。
但是,從訂單價值來看,價值更高的美國市場基本被愛立信和諾基亞瓜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華為5G設備的報價相比其他競爭對手要低上很多。
一份韓國移動通訊行業的數據顯示,華為設備價格比競爭對手要便宜20%-30%。而這份榜單是根據設備銷售額(不是銷量)統計的市場份額。這也意味著,即使華為的5G設備銷量比愛立信等競爭對手多出20-30%,才有可能超過其5G份額。
所以,這也不難解釋,為何華為拿下了相比競爭對手拿更多的5G訂單,但是最終在銷售額的市場份額上卻只排在了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