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大通訊運營商給出的時間表,2019年將進入5G預商用階段,2020年將正式商用。
事實上,進入2019年,我們耳邊傳來的5G消息越來越多:5G手機已現、上海虹橋火車站建設5G網絡、廣東要打造首個5G應用示范醫院……
5G網絡的“快”早已不是秘密,但在“快”的背后,汽車、教育、游戲、醫療等傳統行業也插上5G翅膀,給市場和用戶帶來新可能。
“車道”變寬了,“車速”變快了
更多業務場景從“終端”轉向“云端”。
在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咨詢師李朕看來,5G網絡具有的“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三個特性分別對應著不同的場景需求:高清視頻直播、虛擬現實(VR)和海量連接。
今年春節期間,央視春晚已經開啟“5G模式”,華為、中國移動和央視聯合實現了4K超清分辨率視頻的5G網絡傳輸。英特爾發布的報告顯示,未來10年5G將給全球傳媒和娛樂產業帶來1.3萬億美元的新營收機會。
在汽車領域,許多車企更是在4G網絡時代就早早布局無人駕駛、車聯網等領域的研發。有機構預測2020-2025年,5G網絡將直接拉動智能網聯汽車數量達1.3億輛。
新特電動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通訊專家何至軍認為,5G的應用關系到車聯網技術的總體發展方向,雖然目前仍在測試階段,但許多車企已經開始著手建立通信平臺的接入設備、云端計算的系統框架、本地系統的數據采集平臺等。
在上海51VR公司的研究院云平臺研究中心,負責人王志鵬和他的同事們正“快馬加鞭”為5G的到來做準備。作為一家將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技術與房地產、汽車行業結合的科技公司,2015年開始,51VR陸續打造地產項目VR可視化、自動駕駛仿真平臺、智慧城市相關產品。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建設的云平臺已經和其他公司合作,在搭建的5G網絡環境下進行云渲染測試。VR的呈現需要創建大量的3D模型并進行渲染,將VR內容展示在終端設備上的背后是密集的計算和海量數據的快速傳輸。4G網絡時代,VR內容需要依靠終端設備進行運算、渲染,終端設備本身的性能和網絡速率都限制了VR內容的呈現和人機交互的體驗。
但如今5G讓“車道”變寬了,“車速”變快了,數據和計算就可以放進“云平臺”,5G的帶寬和速率能夠將云端的計算結果實時傳輸到終端,極大改善了VR的畫質和體驗。王志鵬對5G網絡充滿期待,因為這能使許多業務場景從“終端”轉向“云端”完成。
最直接的表現是,公司不需要根據不同的終端設備性能去開發與之分別適配的應用,只需要在云平臺上開發一個應用就能使不同設備都能夠獲得高性能主機的高清畫質和流暢體驗。
過去,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展示VR房產的內容,需要配置各種各樣的終端設備。不同終端設備由于算力和存儲的差別,體驗效果不一。在云端進行應用開發,可以共享主機資源,降低終端硬件設備的配置門檻,從而降低企業的成本。
“借助云端系統會是以后重要的方向”,何至軍認為,未來的價值在于數據,如車載的系統數據、駕駛分析數據、行車圖像數據、行車軌跡等,這些數據通過分析包裝后,將產生二次價值。“如通過駕駛數據能更好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行車軌跡能夠協助警網追蹤等,但這些數據量的總和太過龐大,必須有一個強大的云端平臺作為后盾。”
通訊運營商主動下“先手棋”
一直以來,虛擬現實行業因設備性能、眩暈等問題,發展受限。虛擬現實幾次站上風口,卻都沒有站穩。當中的一個現實問題是,4G網絡還不足以很好地支撐虛擬現實技術。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8年中國5G產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中預測,5G網絡大規模商用后,虛擬現實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千萬臺級別。南京禹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從事教育培訓,去年開始和一些公司合作針對5G網絡環境進行研發。
在任程看來,5G網絡預商用后,會讓一部分VR企業先站上風口。比如制作不需要過多交互的VR影視企業,數據傳輸快就能滿足超高清視頻的觀看,但生產交互性強的VR內容的企業,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目前,雖然垂直行業里已經有許多公司發布5G產品計劃,但任程認為,企業的布局并不一定都要“先發制人”,“針對5G網絡研發的新產品上市進度和5G網絡覆蓋的進程有很大關系。”
禹步科技的客戶是煤礦、石油等能源領域的企業,有的是在二三線城市,按照目前三家運營商公布的5G網絡試點城市規劃,任程認為,還要等到客戶所在地區覆蓋了5G網絡信號,企業的新產品才能發揮作用。
任程認為,5G網絡對于虛擬現實領域的促進作用毋庸置疑,5G網絡普及后,很大程度上會降低硬件的成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在內容生產上。一些行業人士也在關注5G落地后,將給傳統行業帶來哪些新的市場機會。
在何至軍看來,5G網絡應用后車聯網通信也將快速普及,能夠將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鏈條形成交集,以車載系統為載體,產生如車內辦公、車內購物、信息分享、社交和租賃等新的市場機會。
去年,51VR公司在和通訊運營商合作的過程中,王志鵬感到運營商在和垂直行業合作上非常積極,“以前運營商就是給企業提供網絡寬帶服務,企業做企業的事情,運營商做運營商的事情。但在5G網絡建設過程中,運營商會特別想了解企業以后要開展的業務場景。”
王志鵬告訴記者,運營商最關注的是企業的業務場景需要多大的帶寬和多低的延時,因為不同的業務場景數據傳輸量,對網絡環境的需求也不太相同。事實上,面對5G的特性,三大通訊運營商一改過去的服務模式,針對5G未來應用場景下了許多“先手棋”。
中國移動在2016年便成立了5G聯合創新中心,旨在由4G向5G演進過程中, 聯合通信及垂直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融合生態。2018年,中國移動圍繞智慧交通、視頻娛樂、工業能源、智慧城市、教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醫療等7個領域,開展網聯無人機應用、5G AR/VR互動及視頻應用、5G智能遠程作業、5G智能電網應用、5G云端機器人等15項聯合創新應用研究和示范。
此外,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都成立了5G創新中心,明確要聚焦的垂直領域。今年兩會期間,中國移動上海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陳力還建議加快制定5G與垂直行業融合發展規劃,確定車聯網、醫療健康、工業互聯網等5G重點應用方向,完成產品研發、規模組網試驗和應用示范。
垂直行業關注資費價格和網絡安全
5G網絡帶來了許多新的可能,也帶來新“壓力”。
行業人士指出,5G基站建設的數量將比4G網絡多五倍,成本是運營商繞不開的問題之一,也是下游企業擔心的問題。
何至軍認為,車聯網的發展面臨著長期的通信成本和車載系統的算力這兩個“負擔”。比如一臺全自動駕駛車輛的日信息量可能高達數百GB量級,如何合理消化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是大問題。
王志鵬測算過,將本地應用部署到云端,涉及的費用主要是云平臺的租賃費用和網絡的帶寬費用,從目前的公有云資費來看,企業在這方面的成本一年下來會比目前提高2-3倍。5G的普及將帶動網絡資費的降低,企業的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但企業的總成本是否提高也取決于業務模式”,王志鵬指出,如果企業從使用單機進行研發變為用云端平臺研發,可以降低過去在單機設備上投入的成本,同時,企業通過提供云端數據,挖掘數據價值,也能幫助企業提高收益。
李朕認為,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提速降費”的重視,5G網絡的資費也會隨著網絡的覆蓋逐漸降低。在他看來,比起資費價格,5G時代萬物互聯下的網絡安全才是更值得重視的問題。
有專家曾指出,5G基于“扁平”的架構可能會增加移動基礎設施遭受網絡攻擊的風險,這種攻擊面將由數千甚至數百萬個相互連接的節點組成,這些節點非常容易被攻擊濫用。
賽迪顧問大數據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李曉博關注云平臺市場的發展,他發現,目前,比起在“公有云”平臺進行研發,一些有實力的公司會傾向于自己建造“私有云”平臺,也出于數據安全的角度。“公有云的數據安全風險比較大,因為企業的數據一旦上了別人家的云平臺,很有可能出現泄露。”但李曉博認為,5G的落地普及一定會激發云端市場出現爆發式的增長,而垂直行業的應用開發不僅會帶動公有云、私有云的市場需求,行業云也會逐漸變得多起來。“傳統行業的企業還可以向云服務商角色去轉變,通過云端收集大量用戶的信息進行分析,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