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闌夕
業內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是:由于中國的廣告產業成熟度遠不及美國,這造成了兩個后果,其一是中國的免費軟件很難通過廣告實現盈利,其二是這也逼得中國互聯網在商業模式的創新上比美國更具想象力。
「三級火箭」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創新模式,借助不同層級產品之間的導量,最后抵達網址導航這個離錢最近的業務。而在那些不幸式微的產品——多以工具型為主——中,守著流量坐吃山空是最主要的失敗原因。
至少,我是這么看待圖片社交應用「in」為何在掛牌新三板時隔半年之后,拿出了一個全新的興趣社交產品「香蕉聊天」。
「in」被稱作是「中國版的‘Instagram’」,其用戶規模目前已經突破8000萬。盡管這個數字與「Instagram」相距甚遠,但在圖片市場并不理想的中國,「in」已經是占據了這個細分品類里的頭把交椅,這塊市場在中國也在不斷擴大,這么評價,大抵沒錯。
在今年3月掛牌新三板后,「in」開啟了商業化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之路,已經和近百家品牌達成了合作,其中大多都是國際一線品牌。其創始人黑羽——創業之前,曾是淘寶開放平臺的創始產品經理——曾在一次公開活動中講過,「in」的變現條件,在于它擁有用戶的「生活數據」,從而能夠發掘比「明確消費需求」和「模糊消費需求」更為底層的「生活觸發的消費動機」。
在「in」目前的用戶中,90后、95后用戶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而其中,95后將是未來十年互聯網的黃金用戶。能抓住這一群體,也就意味著獲得了未來的市場。如何以一種更為適合的方式獲取到這一部分用戶的「生活數據」,讓這一波用戶對產品形成社交閉環,從而獲得更大的變現能力?
于是,「in」就有了它的晚生胞弟「香蕉聊天」。
「香蕉聊天」的產品定位愈加明確,即「95后的實時實景興趣社交平臺」,它切除了傳統通訊工具的常見程序——如搜索附近——而是通過設置話題收攏用戶,再讓他們之間直接「開撩」。
這種場景有些近似于對現有興趣社區的重構,無論是豆瓣還是貼吧,回帖、關注等繼承于BBS的儀式阻斷了點對點溝通的路徑,迫使用戶聚集在中心化的版面(群組)中。本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原則,「香蕉聊天」的產品設計留下了「興趣」而扔掉了「社區」,共同話題只是開啟聊天的前置誘餌,一旦發現「對上眼的」,便可直接喚醒實時聊天窗口。
為了追求場景的真實性,「香蕉聊天」并不支持儲存在手機里的圖片或是文字傳輸,如果想要發送自拍照給對方看,必須使用手機攝像頭實拍傳輸,相當另類。至于閱后即焚、各種濾鏡和表情圖包,更是隨機搭載的標配。
這似乎也是一種對于95后的性情理解。
根據騰訊智酷的一項針對中國95后社交行為的分析調查顯示,95后敢言、好勝,他們熱衷于建構個體小世界,排斥父母和一切自己不喜的人,事情對于他們而言只有兩種:經過分享的和未發生的。
《新周刊》的記者于青則是這樣書寫95后的:「他們是與互聯網同時成長的一代人,他們的大腦經過了信息革命的改造,可以如同計算機般多線程同時作業。他們并不介意跟人工智能做朋友,比起現實世界,他們更熟悉互聯網邏輯。世界永遠只屬于更新更快更富創造力的新生族群,這一族群擁有一個亙古不變的專有名詞——年輕人。」
就像直到2014年6月方才上線的「in」最終賭贏了人們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之外可能需要一款獨立而有趣的圖片社交應用,「香蕉聊天」也發起了另一場豪賭,站在牌桌對面的,是興趣社交領域里的那些不合時宜的舊朝遺老。
從「in」到「香蕉聊天」,黑羽始終注重內容成分的標簽化,他曾舉例,稱一張泡方便面的圖片不會有人去互動,但是如果加上一個心情標簽「單身狗的日子這么過」,可能就會激發情緒的進入?!赶憬读奶臁寡永m了這種產品思維,在每個話題、每張圖片的背后,都有標簽化的興趣點作為印記,而用戶可以順著標簽找到同行,直接認識對方。
這也讓人想起一款曾在中國如同呼啦圈般短暫流行的最早的「可穿戴設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有商家推出了與BP機——95后們可能大多數已經不知道這個東西了——造型相似的電子產品,其中內置了結構化的興趣選項,消費者輸入完畢之后即可隨身佩戴,若是有一天和一個陌生人擦肩而過的時候,雙方身上的這款設備都鳴叫了起來,那么恭喜,你們的興趣完全一致,接下來是不是可以交個朋友?
在本質上,一切社交產品——無論是基于興趣還是基于性別——它們的本質都是促成人際關系的擴大化。
美國非營利機構Common Sense Media曾對全美2600多名95后進行監測,發現他們日均接觸數字媒體的時間達到了驚人的9個小時,這種現象難以避免的壓縮了他們在現實里接觸新的朋友的機會。似乎全世界的家長也都在苦惱著同一件事情:自己所熟悉的童年記憶,越來越難以在自己孩子身上看到。
然而改變就是如此發生了,就像飛向場外的棒球,想要不被踢出局,唯一的方法就是戴上手套去接住它。
而「香蕉社交」想要做的,就是這樣一只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