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消息,外媒VB報道稱,蘋果公司上月收購了創業公司Emotient,后者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AI)對人們的面部表情進行分析以解讀其情緒。而這意味著,除了Google和Facebook,另一科技巨頭——蘋果公司也將加入人工智能軍備競賽,并且移動設備將發生巨大的變革。
AI 對情緒、手勢、自然語言等復雜人類行為的應對能力能夠解決許多消費者和市場品牌所面臨的問題,其中包括發現、關注和產品/服務的易用性。三大科技巨頭——谷歌、Facebook、蘋果,它們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利用 AI,以在“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的經濟競爭中占領優勢。而與此同時,我們需要理解的是,這三家公司都在塑造消費者發現和聯系品牌的方式。那么,作為品牌營銷人員,不妨了解谷歌、蘋果和 Facebook是如何考慮AI的集成問題:
谷歌
谷歌的目標是組織全世界的信息,讓每個人都能更容易地獲取這些信息。因此,谷歌的成功取決于,它能夠在何種程度簡化用戶發現所需要信息的方式,尤其是當可訪問的信息量遠超人類大腦計算力的時候。下面來看看谷歌是如何做的:
·Google Now根據用戶的數據來推薦內容 ;
·Gmail預測性的回復讓用戶精確地進行郵件一鍵回復;
·Gogle Maps如今能夠學習你的常規路線,并以此預測你的目的地,同時提供實時交通信息。
不過,谷歌的愿景是預測用戶需求。比如,它能夠利用機器學習以及物聯網的連接組織,而在連用戶自身還沒考慮到需要什么的時候,就能提供相關解決方案;再比如,Google Now可以在你的紀念日到來之前,提前一個月幫你在最喜歡的飯店訂好位置……根據 Google 的愿景,未來的搜索應該是——自動向用戶提供上下文相關的解決方案。
蘋果
蘋果旨在利用AI來向用戶兌現其品牌承諾:盡可能地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由于未來成功的關鍵依賴于移動產品額表現,蘋果明白地了解,用戶體驗需要突破通過小小的觸摸屏進行交互的限制。因此,收購Emotient是出于戰略布局的考慮。
面部識別為主的人工智能給蘋果產品的用戶體驗帶來全新的交互模式,它賦予了Siri一套視覺系統,其技術使得Siri可以通過前置攝像頭讀懂用戶的面部表情,然后預測用戶的需求,并提供相關方案滿足這些需求,用戶甚至無需說一句“Hey,Siri”。這可是能夠改變游戲規則的。
馬克·扎克伯格對Facebook的愿景是讓世界開放程度更高,連接程度也更高。然而若言要創立新的連接方式,需要使用有意義的方式。正因為如此,Facebook 希望利用AI來保證這些有意義的連接不會在信息過載的時代中迷失。其首個AI項目包括利用機器學習來提高 Facebook預測動態新聞源的算法精確度,來提供上下文相關的內容。Facebook 還致力于Messenger平臺的多功能性,以便通過虛擬助手M來改善溝通和動作執行。
扎克伯格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披露,他正面臨著一個挑戰——開發出類似Jarvis的AI系統來幫他管家,比如識別他的朋友,引他們進門等。據預測,M也會具備同樣的能力,只不過M會更加關注消費者機會和內容發現。
這些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在最近一篇紀念已故AI大師Marvin Minsky的文章中,Stephen Wolfram回憶道,盡管Marvin創意如泉水涌現,但是在追求 “了解思維如何工作機制,如何讓機器思考” 的目標上依舊孜孜不倦。Minsky專注于設計能夠按照我們的邏輯思考與分析方式一步步行動的機器。但是,人工智能不僅僅是計算能力,人之所以是人類,是因為我們具有原始的情感,以及能夠利用過去的經驗做出決定的能力。雖然谷歌、蘋果和Facebook在AI集成問題上都有各不相同的愿景,但他們都認同一點——在非結構化非線性環境中,真正的潛力應該是以直覺為基礎的。換句話說,直接地“感受”才是人類真正區別于智能的能力。
因此,品牌營銷在AI集成上取得領先地位可以有兩種途徑:首先,集成Google Now和Maps等一類應用考慮制定預測性的策略。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銷人員可以在自身品牌和消費者的終極需求之間建立起一種情感聯系。
第二,品牌更多地是應該考慮如何向消費者提供高價值的、上下文相關的內容。這不是新的理念,但可以通過新的方式來實現。比如,通過面部表情解析出用戶情緒。
很明顯,谷歌、Facebook 和蘋果已經將AI置于首位,而其他人也是時候考慮這個事物了,因為,未來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