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社交在中國雖然很熱,但就目前來看,還沒有類似Ins一樣的巨頭出現。早期有以濾鏡為特色的Nice,還有以簡約為目的樂乎LOFTER,后來有垂直于攝影愛好者的微鏡頭,再到曬曬曬的In。現在,一款名為TagU的圖片社交軟件希望從圖片管理的角度加入這個戰場。
TagU創始人Daniel告訴創業邦,多年國外學習和工作的經歷讓他對Facebook有很強的感知。很多用戶可以在FB上回顧從高中直至結婚時的一切。可反觀國內的社交軟件和圖片管理,哪一款APP能夠讓用戶快速找到一張一年前所拍攝的照片?他和他的TagU希望用多維度的標簽來幫助你實現這個愿望。
多維度的標簽管理
標簽并不是新鮮事物,但如何用于管理照片,TagU顯然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分類+描述的雙層維度。
關于分類,TagU可以讀取到用戶拍攝的照片,用戶可以在軟件中將其歸為各大類,目前稱之為“相冊”。包括吃喝玩樂等,支持自定義添加。在這一維度下,照片按時間排列。
關于描述,TagU讓用戶以多個標簽的形式來描述某一張照片,標簽可以隨意命名,并且會自動將不同分類下同一標簽的照片匯聚在一起。
打個比方,用戶在某一次出游之后將所有的照片放置在了【旅行】相冊中,同時為其中某一張櫻花的照片添加了<櫻の花>標簽(且不論語法)。那么一旦該用戶在日后為某一張櫻花餅的照片同樣添加了<櫻の花>標簽,那么這兩張照片就會自動歸類到一起。再加上拍攝時間這一維度,TagU由此實現快速定位某一張照片。
其次是云端上傳功能。TagU的模式是:用戶做分享曬照片這一件事,自動完成其他5件事,包括:原圖上傳、云相冊管理、分類定義注釋、多維度展現展示和社交引導。TagU的照片是自動上傳到云端的, 其上傳算法和現有的圖片分享軟件不同。TagU上傳的同時保留了相片原始數據,例如拍攝時間、光圈快門、相機型號和地理位置等,這些信息并不會因為添加濾鏡后被覆蓋。Daniel向創業邦演示了壓縮上傳后的照片質量,最多可達到8倍。目前TagU的云端容量是不受限制的。
最后是TagU的相機。除了事后給照片添加Tag,用戶可以直接調用軟件中的相機功能,在該界面下可以快速添加標簽和相應的濾鏡。
重構關注與好友的關系
既然主打社交,TagU對標簽的分享功能作出了獨特的設定。如上文所說,一旦為某張圖片標為<櫻の花>,在默認情況下,如果碰巧別人也輸入了相同的標簽,那么你們的照片會在世界頻道中放置在一起。從設計角度考慮,這是一種很酷的社交屬性。然而問題隨之而來,如果用戶不希望這些照片和別人捆綁在同一標簽下呢?
TagU對于用戶的發布權限作出了三種設置,分別是世界可見、朋友圈可見和僅自己可見。只有發布為世界可見的情況下,你的照片才會有機會出現在別人的標簽中。
TagU中,關注和加好友被拆分為兩種行為。你可以選擇單向關注某一個用戶,甚至是該用戶的某一個標簽。同時他也可以選擇關注你,然而雙向關注仍然不是朋友關系,只有加為好友才會出現在彼此的朋友圈中。至于加好友只有兩種方式,一個是知道對方的TagID;另一個是可以添加關注自己的人為好友。
針對這一邏輯,Daniel是這么向創業邦解釋的:關注僅僅代表著我欣賞你的才華并希望看到你公開的動態,而加好友則代表著我們的關系是非常私密的。熟人間可以通過TagID來添加好友;而陌生人之間,只能添加關注自己的人為好友,這種設定避免了多余的騷擾,也讓從欣賞變為朋友的社交邏輯得以成立。
滿足心理還是提高效率
TagU在產品設計之處就立志于滿足兩個痛點:更好的圖片查詢管理和更酷的圖片社交分享。從目前產品所展現的形態來看,更接近于“一款新潮的圖片社交APP,同時還治好了我多年的頸椎病(此處代指查找及管理圖片的痛點)”。可見無論是宣傳方向還是產品策略上都會遇上困惑。
單從圖片管理的工具角度而言,TagU分類+標簽能很好地幫助用戶管理一張照片,不限容量的云空間保證用戶瀏覽時不受到更換手機的限制。可是工具類APP的想象力已經被證明十分有限。
而在TagU努力刷存在感的社交領域,玩家眾多且玩法各異,標簽以及之后TagU設想的標簽事件是否能成為突破點還需要時間來證明。只不過,社交軟件的生命周期就當前看來呈現加速衰減之勢。在孫康的《滿足需求也是死?——談談社交產品的生命衰減周期和對策》一文中,他提到了社交的本質是提高信息組織傳播的效率:一款成功的社交產品可以依靠設計和功能,滿足用戶好奇心從而形成傳播,滿足恐懼感從而形成粘性。然而一旦心理機制失效后,能留住用戶的只有核心價值。
Daniel向創業邦記者透露,TagU在年初完成了種子輪,如今已經正式上線,目前僅有IOS版本,正在積極尋求下一輪融資。我們不妨將圖片查詢管理看作是提高信息效率的表現,而把更酷的社交分享看作是滿足用戶心理的方式。瞄準兩個痛點的TagU,只有找到兩者的平衡點才會在社交產品中走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