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沉淀了幾天,谷歌變Alphabet的更名事件,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成,敗,到底如何劃分?
好聲音第四季,周杰倫小公舉選擇了阿妹作為夢想導師,跟林俊杰、李健、鄧紫棋相比,她的資歷最老,而且還改過名字。自從張雨生上世紀末90年代帶她出道,經過十年打拼,阿妹已經深入人心。然而就在2009年,她毅然選擇了使用“阿密特”這個卑南族名字,重新出發,曲風大變,于是我們聽到了那首嗨翻全場的《開門見山》等一批好作品。隨后的金曲獎,阿密特大勝。阿妹完成了華麗轉型。
這是冷飯。你會說,因為阿妹火,所以阿密特,哈密瓜,肯定也會火。哎呦,不一定哦!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人氣,突然改變一定還是有些風險的。但是關鍵還是要——敢!
聯想到最近更名的谷歌,這或許也是佩奇和布林這對好基友,第二次創業。再出發,勇敢的小飛俠。那些年沉淀的夢想,谷歌都實現了嗎?如果沒有,那就選Alphabet吧。字母表,意味著包羅萬象,這是谷歌的野心,當然還有一些別的玩意兒。納斯達克的大牌子上閃耀著谷歌的光亮,然而Alphabet囊括的更多,比如Nest, Calico, 或者 X labs.
目前,谷歌要懲治的是大企業病,家大業大,多元異質,不好管。所以,那些子公司都有權利可選擇買或者不買Alphabet的股票,因為他們各自都能發展的不錯。比如Nest, 給soho一族送溫暖;Calico就是讓人活的長;他們的使命給了員工信心,留在這,創造價值。所以,谷歌沒有必要橫插一腳。那么,成立Alphabet,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繼續保留對前沿科技的統治力,并且讓自己繼續與眾不同!
谷歌火了,所以抄襲的一堆,這些山寨公司或許品質不差,只是欠缺機會。但是Alphabet是全新的模式,面向的是未來。它吸收自己的資本,給予中小股東股權,讓它們可以流通起來。同時,它會上市掛牌,接受公眾的關注與洗禮。這種新的架構,使得谷歌賦予了Nest和Calico更大的自由度。
當然,谷歌這個轉型并不鮮見。像俄羅斯網絡巨頭Yandex,母公司在荷蘭Yandex N.V.,但卻掌握了全部的在線業務。這其實跟好聲音的全球蔓延有點像。但是,谷歌變Alphabet完全是為了讓投資人更好地發現公司高估值的核心業務,搜索, 油管,安卓,一個個分離,能夠獲得利益最大化。谷歌希望通過造殼Alphabet,徹底激活資本市場,對于谷歌的業務進行重新估值,從而獲得更加豐厚的回報。當然,這個賭注還是有風險的。資本市場對于Alphabet的認同度不高,勢必會影響中小投資者的判斷,剝離優勢資源,會降低整體效能。比如研發、銷售、市場等環節,都需要再重新建構,這需要時間來沉淀。而且額外增加新公司,勢必會拉高運營成本。
在科技江湖,谷歌的霸主地位源于其對于資源的高效利用與任務執行,尤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有目共睹。目前還不清楚Alphabet能不能延續這種光榮傳統。當子公司要求經濟獨立,股份回火的現象勢必會蔓延。舊品牌價值屬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慳吝的投資人會義無反顧。但是這對于新公司真的好嗎?同時,新公司之間的相互掣肘,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也許,這是一個整合的季節,但是Alphabet真的能徹底改變谷歌的那些毛病嗎?還是一個未知數。
總之,面對21世紀,索尼和摩托羅拉的崩潰,Alphabet一定是谷歌產生危機感后深思熟慮的結果。雖然它不能跟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相比,但是這種操作模式其實是更偏資本市場的。Alphabet期待提供更多的選擇,而有選擇總還是有希望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