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ck的成功在創業者、投資人、VC眼中都是教科書一般的存在。它是有史以來成長得最快的一家SaaS初創公司。短短兩年內,它成長到了今天的規模,可想而知無論是創業者還是公司都正在絞盡腦汁地分析它的成功之道。
第一種猜測——Slack價值28億美元的秘密武器是來自Metalab的設計師Andrew Wilkonson,是他幫助Slack的創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同時也是Flickr的創始人)將他枯燥的代碼最終變成了Slack。作為一名設計師,Andrew的認為:Slack不過是感覺起來、看起來、聽起來和那些無聊的競品不同而已,這就是Slack有趣且被估值為十億級美元公司的全部原因。
我雖對Andrew這人一無所知,但我知道無數家初創企業都是那樣“感覺起來、看起來、聽起來與它們的競品不同”,但它們都最終宣告失敗。
然后我們又迎來了第二種猜測——Slack的設計不是其成功的秘密武器,Hipchat(Slack的競品)的設計師Matt Bond說道。Matt的認為Slack今天能成為一家獨角獸公司多虧了它能夠將設計、產品、時間點、團隊、炒作、營銷完美結合。聽起來Slack的成功完全是幸運罷了,跟兜售給年輕人的愛情理論一樣——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了對的人。
除此之外,Slack的創始人Steward Butterfield也公開了他的個人經歷(此文作者推薦必讀):從零到一十億級美元——Slack創始人與您分享它史詩般的啟動策略(此為一篇英文文章)。他的結論是Slack在團隊培養、用戶反饋、滿意度上面的專注帶來了今天的成功。
我認為以上三點分析都分析到了點子上,因為這些說法都是絕對正確的,但這些所謂的Slack的成功之道完全可以套用在任一一家成功的初創公司上。所以現在請允許我將Slack成為十億級美元估值的公司的真正原因講給你聽。
Slack成功的真正原因
我們團隊已經在Fileboard(一個參與銷售平臺)上面使用Slack有一年之久了,團隊的內部溝通基本都是通過Slack完成的。
有一天,我們公司新來的員工問了我這樣一句話:
呃...我有個問題...我想回復之前@satya.vh在5月9號發布的消息,但我發現我回復無門呢。所以...是因為那個會話內容結束了,我沒有權限再回復了么???
這讓我回憶起了當初開始在Fileboard上使用Slack時,我覺得Slack一點兒都沒有愛。原因是我也遇到了類似這位新同事遇到的問題。Slack完全是個會源源不斷地釋放信息的洞(或許是好幾個洞,如果你同時擁有好幾個討論組的話)。過多的信息流讓我難免錯過一些信息,所以最初我認定Slack根本在擾亂了我的工作,也讓我承受了很大壓力。
因此,我回答那個新員工道:
“是的少年,Slack就是這樣一款如果你不隨時關注它,它就會讓你錯過很多信息的軟件。所以,方法很簡單——只要全天候24小時地關注它就可以了呢,你會萬福的:-D。”
但最出乎我意料的是,這個對于使用者來講是煩惱的事情正是Slack成功的真正原因。因為如果你不時時關注Slack,你就無法隨時都能加入你們團隊的任何一個談話內容。而當你開始使用Slack時,你會經歷以下幾個情景:
#1 社交孤立/壓力
因為如果你不隨時關注Slack,他們在Slack上面討論的熱點內容你就會不知道,就別想在同事的談話中插上嘴。在公司里,最關鍵的不就是應該知道公司最新動態么,這不僅關乎你自己的工作,也關乎到你在團隊的位置及未來發展。當你決定使用Slack并逐漸變成全天候24小時關注Slack時,你會開始感受到一些社交壓力。
#2 上癮
現在,假定你已經開始時刻關注Slack了。它會變成一種癮,也帶來了一種無意識的壓力,因為你總會懷疑自己可能錯過了一些信息。我就看見我的同事在半夜、周末、假期都在Slack上分享消息,而內容卻是“我老婆在做家務”之類的,簡直在把Slack當做郵件、Facebook和Whatsapp在使用。
#3 單一消息來源
由于以上#1和#2的原因,所有人都變成了只通過Slack分享信息。所以越來越多的消息出現在Slack上面,整個團隊都會對Slack過度投入。
并且,在你意識到這一切之前,你并沒有機會阻止這一切發生。最終,Slack變成了你公司的一部分,甚至是公司文化。然后,你會發現你需要為此付錢...
為何Slack邪惡般的商業模式會如此完美
Slack的商業模式基于它的歷史消息。用戶只能免費檢索1萬條消息(但有查看限制)。具體說來是,如果你想檢索一條歷史消息,如果你不付錢的話,你只可以查看最近的1萬條消息。
這里的邏輯是,如果你不能夠掌握Slack上面的所有消息,你可能會陷入社交孤立的狀態。那么局面就變成了如果你不交錢,你就無法看見之前同事們的聊天記錄,然后你就會陷入社交孤立。而且你們公司的員工越多,這個1萬條的上限就越容易達到。舉個例子,如果你們公司每個人一天會發送100條消息,同時你們公司有100名員工,那么此時你已經是一個掏錢包給Slack以免被社交孤立的動作了。
所以,在你意識到Slack的商業邏輯之前。你會先發現公司一半的人都在錯過Slack的對話內容,然后他們就被社交孤立了,然后他們就開始掏錢了,因為他們發現之前一直以來的內部溝通和公司文化都變得過時了。
所以Slack簡直是惡魔。
為什么Slack的競品沒有脫穎而出
現在你可能已經想到了一些它的競品(當然可能東八區的我等還不是很了解),包括之前Yammer,還有Campfire、Hipchat還有Skype。這些我都用過,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讓我像使用Slack一樣上癮。
原因既不是它們沒有實現多線程評論,也不是因為它們沒有設置信息搜索限制。歸根結底是因為你并不需要隨時關注它們,因為你知道你可以隨時加入談話。
如果我想跟Slack競爭的話,我會立刻實現那些消息限制,讓用戶交錢。
為什么Twitter沒落了
之后我又開始思考,Slack是有些Twitter的影子的,所以為什么Twitter沒落了?Twitter也有這樣不間斷的信息流產生,如果你不時刻關注Twitter你也可能錯過大新聞。
我后來意識到Twitter的失誤是它忽視了社交壓力的影響。因為Twitter只關注個人信息,而Slack關注的是團隊信息。如果你在Twitter上錯過了些事,沒人會在意。但如果你在Slack上面錯過了些消息的話,呵呵,少年,你不是個好員工哦。
這也是Facebook成為了市值十億級美元公司的原因:如果你不持續地點贊你朋友的狀態,你有資格稱為他們的好朋友么?所以,社交壓力綁架了你不得不關注并點贊你朋友的新鮮事。
同理可證Snapchat。你需要時刻關注它,不然消息就閱后即焚了。
如何能夠復制這種成功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想要復制Slack的成功,你必須用心將產品設計得十分完美,這得益于一個有經驗的團隊——可以提供驚人的執行力,就像Andrew Wilkonso、Matt Hobb和Slack的創始人Steward Butterfield總結的成功經驗那樣。
但是說實話,外面成百上千的初創公司都在做著以上相同的事情,卻沒有取得和Slack一樣的成功。所以當你創建團隊、營銷、推廣一個像Slack一樣的社交工具時,你最先應該考慮的是什么呢?是心理學。當人們迫于社交壓力而難以從你的軟件中抽離出來時,你就成功了。這種壓力會使他們對你的軟件過度投入。(在Slack上,人們需要投入2000條信息以祛除社交壓力的不適感)
這才是Slack、Facebook和Snapchat這些社交平臺獲得十億級美元估值的根本原因,同時這也是Twitter終將衰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