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融入日常生活
人工智能產業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其中基礎層包括芯片、傳感器等硬件基礎,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等軟件基礎;技術層涉及機器學習、視覺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各種智能算法;應用層,則是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的軟硬件應用。近年來,智能硬件不斷升級迭代,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又帶來海量的可用于訓練的數據資源,再加上智能算法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正在從概念落地為現實,并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例如在剛剛結束不久的智博會上,騰訊帶來了人工智能翻譯產品“翻譯君”。騰訊翻譯君采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技術,可以從語料庫中自主學習,不斷提升翻譯的水平,目前已支持16個語種,語音識別準確率超過92%。其中在中英翻譯方面,騰訊翻譯君曾在WMT2018國際翻譯大賽拿到第一名。而且,這款AI翻譯產品還具有口語跟讀、同聲傳譯等功能,可以用于學習、海外旅游等多個應用場景。
除此之外,智博會還展出了宏碁智慧佛珠、科大訊飛導醫導診機器人、Gowild陪伴娛樂機器人等等,品類非常豐富。當然,相對于上述新奇的智能科技,參展觀眾顯然對智能手機更為熟悉。在高通展臺上,vivoNEX、OPPOFindX、小米8、三星GalaxyS9等智能手機非常搶眼。這些旗艦機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搭載了高通人工智能引擎AIEngine。基于高通AI Engine,智能手機能夠向用戶提供智能語音交互、AI拍照等功能,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地體驗智能科技。
5G為人工智能插上翅膀
從手機到可穿戴設備再到翻譯產品,人工智能正廣泛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里。5G技術的發展,則帶來了更多的應用場景,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目前來看,5G至少拓展了三大類應用場景,一類以高帶寬高流量為特征,可以帶來前所有的沉浸式娛樂體驗,另一類以低時延、高可靠性為特征,典型應用是自動駕駛;另一類則涉及智慧城市、智能農業、環境監測等眾多領域,終端分布范圍廣泛,部署規模非常龐大,具有低功耗、海量連接等特征。
比如自動駕駛,實質上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汽車垂直行業的落地形態。借助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超聲波傳感器等設備,自動駕駛系統可以智能感知周圍環境,并基于此自動做出駕駛決策。由于汽車處于高速移動狀態,并且事關交通安全,自動駕駛對于低時延、高可靠性有著很高的要求。
在首屆智博會舉辦的i-VISTA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上,聯通利用5G微基站和5G車載終端,為自動駕駛構建出低時延高可靠的專用網絡。高通與大唐電信也在智博會期間聯合宣布,首個由多芯片組廠商支持的3GPPRelease14C-V2X直接通信(PC5)Mode4互操作性測試已成功完成,支持汽車無需經過蜂窩網絡就能與其他車輛、路側單元等直接通信,具有更好的實時性與可靠性。
而在智慧城市、智能農業等領域,借助5G具有的百萬級連接數密度優勢,人們可以將海量的終端設備進行連接。這也會帶來新的需求,即,終端設備數量的增加,必然對云端的處理能力提出了挑戰,所以要求終端設備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從而為終端側人工智能帶來龐大的應用空間。第三方數據顯示,203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預計將接近1千億,其中我國將超過200億。
總之,5G技術的進步與日益成熟,將推動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的發展,為人工智能進一步規模化應用插上騰飛的翅膀。來自智博會上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40%。而根據此前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67%,預計2018年市場增速將達75%。對于企業來說,一個龐大的人工智能新藍海已經浮現,而對于廣大消費者,人工智能帶來的智能生活時代正在拉開大幕,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