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面,我們也積極的在創新、研發和驗證,截止目前我們已經在全球完成了超過15個5G核心網的POC測試,商用版本也已經能匹配5G商用網絡的進程。5G改變社會,越來越多跨行業的伙伴參與到這個進程當中來,在這方面我們也在積極的配合,積極的努力,我們成立了切片聯盟的項目,包括上午我們看到的切片的項目,關于AR/VR方面的創新,還有一些我們和軟銀正在驗證的車聯網的創新項目,也在進行。
在切片聯盟的項目里面,我們還有子項目叫切片商城,希望通過商業閉環促進創新,變成實際的應用。所以說5G改變社會不是一個口號,要通過實際的行動和貢獻把它變為現實,我們在積極努力。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不同的用戶和不同的伙伴參與到5G的發展中來呢?這里面很關鍵的原因是因為5G會帶來一些新的技術,這些新的技術對跨行業的各種角色都會帶來新的價值。我們可以看到,比如說5G的切片技術,其實切片技術是一種使產業資源效率最大化的一種技術,它類似于一種共享經濟,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基礎設施,用分享的方式提供給各種角色來使用,這樣可以避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同時,這種共享方式促進了作為主體的運營商和內容業務提供商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所以,切片不僅使網絡更靈活,它也會使網絡更開放,它不僅被運營商自己定義,也會被業務提供方和第三方所定義,這樣的話就會促成新的商業。
在新的體驗上,我們知道5G在把以前的能力向極致來推,包括它的帶寬、時延和連接。這種能力的極限化會引發新的效果,可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使以前一些不可能的變成可能。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在LTE里面,當跨機切換的時候會帶來很小的中斷時延,100毫秒左右,對于智能手機可以不感知。車聯網如果運行在這個網絡里面,很難保證隨時隨地低時延,而5G會解決類似于這樣的事情,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第二,會引爆一些新的終端,像OPPO的唐總也提到泛在現實,類似于這樣的應用,這樣的應用一定會需要一些終端,終端的爆發跟終端本身的成本因素有關,另一方面跟網絡相關。像智能手機的普遍,源于3G和4G在帶寬上的普及。
作為主體的運營商承擔著很大的責任,我們要建設網絡,我們要運營網絡,對網絡能夠自動化、智能化的運維是一個很關鍵的事情。以前,我們網絡的效率提升更多的其實是依賴于工具和外部軟件。而在3GPP5G定義的時候,從軟件的內部核心就開始引入了網絡自動化的需求,我們知道服務化SBA,這也是跟中國移動共同推進在3GPP的標準。在服務化里面,引入的機制,NRF的功能倉庫,通過這個機制,軟件功能可以自注冊、自發現,自配制,自運行,自組網,從軟件的內部到整個網絡形成自治的網絡,使網絡的自治化和智能化成為可能,大大的提升運營效率,這是新的運營。這是5G對于整個產業帶來的價值,所以會有更多的人享受到這種價值而參與到其中來。
實現這三個價值,我們認為需要有五大技術的支持,第一就是云化,云化提供的是一種從資源到軟件的靈活性,只有基于這樣,我們剛才所提到的切片、服務化才能發揮它的價值。第二就是分布式網絡,我們可能需要邊緣的智能節點,邊緣思考,這樣一定要把網絡的功能算進去,峰波的網絡構架是必須的構架。
第三是非獨立組網的技術,這里面的核心是什么呢?通過5G技術的4G化挖掘現有網絡的潛力。獨立組網的5G核心網,到端對端的5G網絡,因為端對端重新定義的構架,5G定義的新業務都會在這里實現。
基于這些,剛才OPPO唐總提到的,在標準里面有很多的(英文),甚至一個R15的版本出現了三個階段,這在以前是沒有出現的。在5G里面有太多的可能性,在太多可能性里面,我們的運營商投資就會帶來很大的困擾,可能會造成投資的浪費。所以,我們認為應該建成一個核心網兼容所有接入的組網模式,避免這種投資浪費,所以把它叫One Core技術,對實現5G價值的三大技術。
云化技術,從核心網的全球建設和標書來看,超過半數以上是云化的標書,云化的建設已經進入了規?;臓顟B。云化的核心是解耦,軟件和硬件的解耦,在軟件內部也要進一步解耦,無狀態設計,把軟件內部的狀態信息和處理信息進行分離,這樣的話,對于不同特征的處理才能更加靈活。比如說處理信息,可以非常靈活的進行擴充融和部署。云化的建設初衷是為了5G做準備,對于5G云化是必選的特性。
第二個技術是分布式網絡,我們對它的價值,大家都有比較一致的認可,現在進入實際的部署,是否真正帶來價值,價值是否真正Cave住成本。有兩個例子,一個是在浙江跟運營商一起做的對于視頻優化的驗證,對于視頻的時延降低了30%以上。我們知道,對于視頻時延的提升其實是兩個效果,用戶可能覺得反應快了,速度也會增大,包的交互,如果交互間隔短,很快會發第二包。另外,我們在馬來西亞做的驗證,在遠離主島的小島上怎么樣完成本地的視頻,價值就是節省傳輸,因為島嶼間的傳輸成本非常高。這是在以前吞吐量比較小的時候不明顯,現在看視頻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分布式網絡會降低成本。
要不要集中管理?因為分布式部署以后,節點的運維成本會上升,只有通過其中的控制才能降低這種管理。所以,控制承載分離,用戶面分流是分布式網絡必選的技術。
另外,對于非獨立組網的引入,當時在R15里面提前進行發布,它的目的也是希望把5G技術更早的應用到網絡來。因為5G來了必須感知到,帶寬是大家最容易感知的。在NR感知了eMBB的業務模型。業務帶寬是端到端的體驗能力,在網絡的核心外部網關側必須要有核心網配合。通過聚合技術,把多個CPU核聚合給一個用戶用,這樣可以極大提升用戶的吞吐率。除了可感知的品牌效果之外,另外有一個比較現實的應用,無線寬帶技術,多個終端共享一個帶寬,這樣就需要更大的帶寬,現在的網絡是不能滿足的。通過聚合可以達到單連接20GBT以上的吞吐量,可以承載一個家庭內的應用,這是觸發的實際商用場景。
對于SA,獨立組網是目標網絡構架,這里面核心的技術,除了剛才我們提到的大帶寬、低時延和大連接,另外就是靈活性,這里面引入服務化。服務化的關鍵就是把各個功能進行解耦,然后可以進行靈活組裝,可以自動的注冊發現,非常的靈活。3GPP的定義不能定義太細,定義太細會延遲標準的進程。我們跟中國移動聯合把服務化進一步進行微服務化,好處在于我們可以對于業務編排更精細,更精準的進行客戶化的定制。整個發布和業務上線變得更加敏捷?,F在的軟件是大包,改一個其中一個整個軟件包也要重新發布,這樣對于現有的OTT差距很大,通過微服務,我們的改動可以只改動一個微服務,只發布一個微服務,這樣的話一年之內可以以一個月,甚至半個月的節奏快速的相應運營商的需求發布版本。對于運營商側也一樣,不能全部的進行測試,對微服務進行針對性的測試,大大的減少測試上線的工作量和上線周期。對運維也可以提升,可以更精準的進行告警,解決實際的網絡問題。在服務化和微服務化已經跟中國移動進行了聯營機的合作。在明年的復合版本我們會把服務化包括進去,基于服務化的版本。
基于One Core的版本,我們不能往核心網進行分裂,分裂對運營商的建設是很大的挑戰。在One Core把現有的數據跟以往的數據聯合起來,不換卡不換卡實現5G的應用。5G和4G的切換負操作,4G、5G控制面的融合會減少對接成本。用戶面的融合,在5G、4G的切換中,保持用戶的錨點不變,一旦用戶的錨點發生變化,用戶的業務就會終端,用戶錨點不變才能享受5G的覆蓋。
我們認為5G將帶來三個關鍵的價值,新的業務,新的商業,新的運營和新的體驗,實現這三個價值的五個關鍵技術就是云化、基于控制承載分離的分布化,引入5G技術4G化,挖掘4G潛力,引入微服務化,以及One Core的演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