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份,EMC委托Vanson Bourne公司對企業數據備份現狀進行了一項題為“EMC 2016全球數據保護指數”的獨立調查。
受訪者是分布于全球三大區域18個國家的2200名IT決策者,受訪企業是遍布于11個行業的員工數超過250人的樣本。問卷綜合了企業數據保護的可用性戰略、歸檔策略、應用和數據管理、災難恢復等多方面的指標,對企業的數據保護成熟度進行評估。
從結果來看,全球有11%的企業作為領導者和采用者居于指數領先水平,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處于該水平的企業達到20%。在走向現代化數據中心的進程中,仍然有大部分的企業對自身數據保護能力信心不足。調查顯示,自2014年以來,傳統數據丟失和系統中斷事件減少,但由于新的安全威脅涌現,總體遭受損失的企業增加了13%。36%的受訪企業在過去一年中因安全破壞丟失數據,而企業數據丟失成本平均高達91.4萬美元。有80%的企業表示,將部署基于SaaS的業務應用,而過半的企業卻無法保護云中數據的安全。對于能否保護閃存環境的安全,73%的企業不是很有把握。
中國企業過去12個月的平均數據丟失量1.17TB,有38%的企業表示曾遭遇數據丟失,而企業遭受數據丟失和計劃外系統宕機排名首位的原因是硬件故障。
數據保護大環境快速變遷
綜合報告內容,EMC指出,數據保護大環境正在快速變化,無論是保護現代云計算環境,還是抵御災難性網絡攻擊,企業尚未意識到這些變化的潛在影響。
第一,新興的網絡攻擊威脅引發的數據丟失和宕機的成本更高。
第二,全球范圍內大多數公司不能保持領先,他們對其數據保護解決方案能否滿足今后要求缺乏信心。
第三,數據的規模仍然在繼續擴大。
第四,應用正在遷向云端,數據風險加大。
數據保護是套組合拳
面臨當前快速變化的安全環境,對于數據保護手段該如何實施的問題,EMC核心技術部高級產品經理李君鵬談到,“數據保護是一個大概念,數據保護的手段是一個組合體。”
我們知道,數據保護的常用手段包括歸檔、備份、快照、復制、連續可用。而針對不同業務的關鍵應用,采用保護手段也不同,至于采用何種手段,要看業務的價值。
為應對新的安全威脅,EMC近日推出最新隔離恢復解決方案產品線,幫助企業將受保護示例與企業網絡其他部分隔離開來。EMC隔離恢復解決方案基于EMC VMAX、 EMC Data Domain和EMC專業服務技術,利用這個系列的解決方案,企業可以為最重要的數據建立一個虛擬"戰栗空間",將這種數據與其他可能在網絡攻擊中被損壞的聯網系統隔離開來。如果需要,可以掃描隔離的受保護數據示例,并在幾分鐘之內安全恢復這些數據示例,恢復時間目標(RTO)優于基于磁帶的備份系統。
李君鵬談到,“最新的隔離恢復解決方案是針對某些組織的核心業務再加一層保護,在傳統的歸檔、備份、快照、復制、連續可用的保護之上再加一層。至于說哪個應用用哪個手段是取決于這個應用的價值。”
而對于該方案推出后主要面向的行業應用,李君鵬表示,“首先,金融行業是很重要的,隔離恢復主要是針對網絡的惡意破壞,對于金融行業、公共事業部門、醫療機構等與人生命財產相關或者知識產權相關的,都是應該作為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