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盡,中國的個人網盤服務也在農歷四月紛紛凋零,4月27日,快盤發布公告稱將停止個人用戶的存儲服務,所有用戶數據將保留到2016年6月30日,這已經是近期第三家宣布停止個人網盤服務的運營商,讓我們看看都有些誰:
2016年3月4日,老牌網盤115網盤在其官方社區公告稱,為遏制不法分子可能利用115產品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繼關閉“禮包文件分享”功能之后,對“我聊”功能進行整改,下線其中的“文件發送功能”。這就意味著在115網盤上,即便是好友也無法互相發送文件,115網盤不可避免地淪為了單機網絡備份盤。
115網盤,當先驅成為先烈
3月17日,阿里巴巴旗下的UC網盤公告稱,為了配合國家關于利用網盤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專項整治行動,4月15日起終止網盤的存儲服務,停止UC網盤的上傳服務、離線資源存至網盤功能、視頻轉碼服務。
4月25日新浪微盤關停個人存儲服務。新浪微盤在其官微宣稱,將于2016年6月30日關閉免費個人用戶的存儲服務。同時,為配合國家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網上涉黃、涉盜版內容的清查工作,對不良信息進行集中清理,將關閉新浪微盤的搜索、分享功能,直到清理完畢。
至于百度、華為網盤、360網盤等,也紛紛收緊個人網盤功能用度……
國內的網盤關停潮有政府“掃黃打非”管控的因素,但與網盤業務本身的經營模式也不無關系:大家可能還對某些網盤上千T的“可用容量”記憶猶新,但稍微動動腦子就會知道這不過是和“共享寬帶”一模一樣的把戲。網盤企業要吸引眼球,這種“虛標容量”的做法在發展初期確實居功至偉。但隨著用戶數量的增長和存儲內容的增多、真實的維護成本也水漲船高,再加上同行之間的競爭,可以說,此次關閉服務的網盤中,有相當比例實際上是收縮業務,借機退出。
只不過,對于已經習慣了網盤的便捷與大容量的個人用戶而言,突如其來的關停潮還是引發了不小的隱憂:突然間,巨量的資料需要轉移或備份,其他尚未關停的網盤也變得前途未卜,本以為不再需要的大容量機械硬盤又重新變得搶手……在一片焦急、迷茫、不安與憤慨的氣氛中,筆者反倒認為,今時今日網盤的沒落,也許正是個人存儲行業變革黎明之前的黑暗,為什么這么說,各位請聽我慢慢道來。
沒有網盤用硬盤?
初次聽聞網盤的“噩耗”,包括筆者在內的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應該都是“得趕緊把資源下載下來”,然后就發現自己的電腦硬盤不夠大,得趕緊“擴容”……對于臺式機用戶來說這并不是什么難事,只是多買幾塊大容量機械硬盤的問題;對于筆記本用戶而言,要自行升級硬盤容量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西數紅盤,算是很靠譜的大容量長期存儲用HDD
當然,和過去網盤那每年不過100多的“會員費”相比,超大容量機械硬盤的購買成本和使用壽命也是個問題。如果確實是需求迫切的用戶,筆者建議還是選擇專業級別的高耐久型機械硬盤,比如西部數據的新款NASWare 3.0紅盤,或者更高級的企業級HDD。畢竟,硬盤有價,數據無價,考慮到更長使用壽命的平均折舊,普通的家用型硬盤并不見得比這類“專業選手”成本更低。
方興未艾的私有云設備
對于某些“高清黨”玩家或小型企業而言,除了需要大容量的本地存儲空間,有的時候還希望能夠實現文檔或者影視資源在局域網內甚至是廣域網的遠程訪問和共享。要做到這一點,靠塞滿硬盤的臺式機是不現實的(即使技術上可行,但家用臺式機的功耗和壽命也不允許它充當文件服務器),這種時候,就需要專門的私有云設備登場了。
所謂“私有云”,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家中建立自己的文件和媒體服務器,而且24小時不關機,這樣就能通過網絡實現共享訪問。其中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使用帶有相關功能的路由器外掛U盤或者移動硬盤。
華碩AC5300,不僅僅是旗艦路由器,也是一臺文件服務器和簡易家用媒體中心
路由器天生功耗低,U盤或者移動硬盤成本也足夠親民,兩者結合,滿足基本的家庭文件共享需求還是沒難度的,對于某些檔次高一些的路由器而言,甚至還自帶遠程下載、打印服務器、媒體服務器、手機APP控制、USB3.0接口等先進特性,再連接一臺多盤陣列,就相當于一臺小NAS了。
磁盤存儲陣列,連接到路由器上就成為了網絡存儲方案
既然說到私有云,那就不得不提到“正宗”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也就是像群輝(Synology)、QNAP威聯通這樣的帶有多盤位、低功耗PC級硬件以及專業網絡存儲用操作系統的解決方案。
即使是性能最強大的旗艦型NAS,也不過30W功耗
即使和最高級的路由器+陣列相比,真正的NAS設備也在系統擴展性、分區格式安全性、磁盤管理的便捷性上有著絕對的優勢:其中尤其以群輝的DSM操作系統UI在業界有著權威性的地位:郵件服務器、文檔協作編寫、數據鏡像保護、媒體服務器、網絡加密傳輸……這一連串復雜的名詞所象征的功能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家用的水準,完全滿足了企業級的安全與功能需求。
P2P聚合云是未來?
話已至此,有些讀者可能會感到不滿:和當下勉強還能用的“免費”或者“低收費”網盤相比,各種私有云硬件看起來似乎確實是有些太貴了:最便宜的網絡存儲型機械硬盤也要近千元,一套完整的專業NAS硬件+擴充磁盤陣列成本可能高達萬元(雖然它確實會讓你感覺非常爽)。有沒有什么既廉價、又具備超大容量、高保密性與可靠性的解決辦法呢?
確實是有的,而且這種辦法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也并不陌生:那就是對等網絡(Peer-to-peer networking),俗稱P2P。
使用過Bittorrent或者磁力鏈接下載的用戶對于P2P網絡的原理應該都有一個大致的認知,簡單來說,P2P網絡是一種無需服務器、依靠存有特定文件的用戶與其他需要該文件的用戶之間相互直連共享而形成的分布式存儲和文件傳輸系統。
和傳統的網盤或者硬件NAS設備相比,P2P式的文件存儲方案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1.成本低:P2P無需專業級的硬件、也無需在特大容量的本地存儲空間,極大量的數據被分散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從而大大減輕了每個用戶的存儲負擔。
2.安全性高:P2P可以通過VPN、洋蔥網絡等端對端加密通道傳輸,無需經過傳統的網盤服務器轉存,所傳輸的數據不易被監聽或者篡改,更不會出現存儲在網盤的數據被人為“和諧”的情況。
3.平臺支持廣泛:由于P2P技術本身的輕量化特性,它可以被部署在家用PC、NAS、平板甚至是手機、家電上,只需要很低的運算力就能實現,且無需固定網絡,實現“即用即取”, 和網盤一樣方便甚至還在它之上。
4.法律風險低: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和西歐國家等,如德國,對P2P下載并沒有任何法律上的約束,根據“法不禁止皆自由”的基本思想,可以說,個人用戶通過P2P網絡形成的聚合存儲云,就目前而言并不存在法律層面的隱憂。況且P2P網絡本身的對稱性和分布式結構也使得它很難去追溯“最初發布者”,自然無從罰起。
結語:互聯網的自我救贖
從個人本地存儲到FTP世代,再到P2P世代,互聯網的文化與發展軌跡始終秉承著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互聯網精神是互聯網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未來人類社會形態的基調與命脈。互聯網的發展,取決于我們對互聯網精神的接受程度。沒有它,創新、新經濟、創意產業無從談起。
“超大容量”網盤的出現雖然方便了一時,但某種意義上其實是開了互聯網的倒車:當“集權”式的網盤最終倒下,網民們的個人文件從“天邊”回到“手邊”,互聯網終將以一種自我修復、自我救贖的方式來完成對網絡存儲與分享的繼承。網盤的倒下,也許正是更為先進的“替代者”誕生前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