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IT廠商與國際IT領導企業的合作不斷,先有紫光與惠普合資共建新華三,接著是浪潮與思科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再后來則是曙光與VMware合作,在中國創辦VMware的第一個合資企業。在當時,有人就開玩笑說,VMware不是和聯想、浪潮都有很好的合作嗎,為什么不是前兩者呢?更有好事者據此延伸,發現中國主要的IT廠商,除了華為之外,就只有聯想在收購IBM System x之后沒有新的大動作了,難道后勁不足了?現在答案揭曉,許久沉默之后,就在昨天,聯想與超融合系統(HCI,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巨頭Nutanix走到一起了!以下是官方新聞的摘要:
美國時間11月4日,聯想集團與Nutanix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共同致力于開發、推廣與銷售搭載Nutanix軟件的聯想全新超融合設備產品家族。兩家公司共同提供的超融合基礎架構將為客戶提供公有云以外的備選方案,幫助IT部門專注改善應用程序以及服務能力,全力支持業務發展并提升業務靈活性。為充分迎合市場對超融合平臺需求快速增長的趨勢,聯想將傾力打造全球專業的銷售團隊。該項解決方案將通過聯想全球的渠道合作商以及企業銷售團隊進行銷售。此外,聯想與Nutanix還計劃在平臺工程和開發方面進行重大投資,并采取積極的市場戰略 。
“聯想將為全球的企業級領域帶來新的視角,我們不為舊的思維方式和固有觀念束縛,而是堅持創新,并與行業內最領先、最具創新精神的企業合作,打造全新的解決方案。”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相信Nutanix業界公認的技術領導地位,加之聯想全球影響力的強強聯手,將幫助客戶大幅度降低各種規模數據中心的復雜性。”
“聯想是在多項技術市場中當之無愧的領導者,其兼具創新性與高品質的產品已贏得了全球成千上萬企業的信任。Nutanix致力于為各種規模的企業提供具有更高效的網絡規模技術,并增強消費級設計能力的隱形基礎設施,此次與聯想合作無疑是我們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重要里程碑!”Dheeraj Pandey,Nutanix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表示。
聯想與Nutanix有望于12月份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Gartner數據中心基礎架構與運維大會》上共同發布雙方合作的全新解決方案。
聯想與Nutanix欲意何為?
根據筆者從聯想集團內部相關人士了解到的情況,聯想與Nutanix此次所達成的,是戰略性全球合作伙伴關系和OEM協議,雖然不是組建合資公司,但在產品研發與交付方面已經可以說建立了深層次的伙伴關系。依照協議內容,雙方將共同開發領先的HCI產品,在支持用于橫向擴展集群部署的單一x86架構設備之上,整合計算、存儲和虛擬化功能。雙方的合作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幾點:
聯合開發和推廣聯想系列超融合設備(Nutanix軟件+聯想服務器硬件)
雙方進行大規模投資來建立技能嫻熟的專門銷售隊伍
在聯合平臺開發和性能工程領域投入巨資
聯合產品上市投資,以帶動客戶和渠道合作伙伴的參與
聯想和Nutanix將為聯合開發的超融合設備提供專業服務產品,包括咨詢和培訓
雙方計劃在12月7-9日舉行的《Gartner數據中心基礎架構與運維大會》上聯合推出相關的產品,并于2016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
顯然,雙方都是沖著HCI產品線去的,而在各自的業務邏輯之下,這次的合作完全是情理之中。
先說聯想,雖然收購了IBM System x產品線,極大的增強了自身服務器布局的完整性,但從某種角度上講,只是趕上了服務器硬件為王時代的末班車,補全僅僅是擁有了繼續競爭的資本,而絕非代表領先。這么說,并不是指現在的服務器硬件不重要了,恰恰相反,它仍然至關重要,但與用戶離得更近的基礎設施界面,則已經向軟件轉移,這就是軟件定義的時代,聯想在服務器領域已經具備了堅實的骨架,但還需要好的軟件定義方案讓自己的解決方案有血有肉,而在這方面源于IBM System x的資產遠遠不夠。
在Gartner于2015年8月最新給出的融合基礎設施魔力象限中,聯想處于挑戰者象限,而Nutanix處于領導者象限,但是如果Gartner制作的是超融合系統象限的話,兩者的位置將會相差更遠
與Nutanix的聯手,顯然在很大層面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借助于Nutanix領先的軟件定義解決方案(其中的關鍵就是軟件定義存儲,即SDS),聯想也將擠身于領先的HCI供應商行列。也許有人會問,HCI很有前途嗎?答案是:沒錯,它很有前途,但它肯定不會成為未來的唯一主流趨勢。不過在細分的新興市場 ,具備橫向擴展能力,集存儲、服務器及虛擬化服務于一體的HCI將大有可為,尤其是對于很多自建數據中心的用戶來說(包括只有十幾臺規模的中小企業),HCI這一典型的下一代數據中心技術,將可以幫助不同規模的數據中心顯著降低服務器、存儲和虛擬化的復雜性(消除互不相關的IT孤島),以顯著簡化私有云數據中心。IDC調查顯示,超融合市場的價值在2015年將達到8億美元,到2019年將快速增長至約40億美元,身為前三大服務器廠商的聯想沒有理由不進入這個市場。
說完聯想,再看Nutanix。雖然它身處于HCI領域的領導地位,IDC數據顯示,其目前的市場占有率為52%,占據了HCI市場的半壁江山,但是它的體量還是比較弱小的,其年度銷售額不過幾億美元(2015年預計HCI市場總額才8億),這在競爭態勢瞬息萬變的時代,是禁不起大風不浪的。所以,近幾年Nutanix一直在極力發展自己的生態伙伴關系,除了自己拿手的軟件平臺進行技術輸出外,OEM也是一個重要的拓展生存空間的手段,至少在營業額上會更為保障。這次與聯想達成的戰略協議,讓Nutanix已經與全球前三大x86服務器廠商中的兩家(另一個是戴爾)建立了OEM伙伴關系,對其競爭對手無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而從服務器研發能力、產品質量與全球的市場推廣與服務能力角度來看,聯想的確是一個理想的合作伙伴。不出意外的話,雙方的合作將基于聯想ThinkServer SD系列多節點高密度服務器來展開。
總而言之,這次合作的本意,就在于在方興未艾的HCI市場,作為重要的服務器玩家,聯想有了一個可靠的技術、產品與市場伙伴,讓自己基本上跟上了時代的步伐,而另一方面,非常年輕的Nutanix也為自己的生存找到了新的支持力量,有助于其在未來的HCI市場繼續站穩上游腳跟。
聯想與Nutanix聯手的潛在“紅娘”:戴爾
其實,在與Nutanix合作之前,聯想已經與另一家知名的HCI廠商,也是Nutanix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的SimpliVity,在今年8月20日達成合作協議,不過這個協議更像一個技術授權,允許聯想在其System x3650M5服務器上,集成SimpliVity的OmniStack Data Virtualization Platform,而且該款集成產品,僅限于在北美市場銷售,并已于2015年第4季度上市。由于并不會出現在中國市場,所以都沒有這次合作的中文新聞稿出現。
在筆者看來,SimpliVity的技術有其過人之處,即使與Nutanix相比,也不遑多讓,在Gartner的魔力象限中,它是唯一處于“遠見者”象限的,可見其技術確有優勢,不過知名度與影響力,還不如Nutanix。 而且更關鍵的一點在于,SimpliVity是聯想服務器在全球主要競爭對手的——思科(全球x86服務器市場,聯想排第3,思科排第4)的戰略合作伙伴,據悉后者的OEM銷售額占到時了SimpliVity收入的20%,所以想發展與SimpliVity的深層次關系,應該很有難度。因此,與SimpliVity的合作應該是臨時之舉,這次聯想選擇Nutanix則是在一個更為深入,覆蓋面更廣,市場更為開闊的層面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技術授權與OEM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想像空間則在聯合研發與面向全球(當然也包括中國)的共同市場拓展。我認為,不久的將來,于情于理,聯想與SimpliVity的合作都將會逐漸淡出其HCI戰略的主流方向,但也許雙方仍會保持某種層面的合作,比如提供有別于Nutanix的,基于傳統2U單節點服務器的HCI(Nutanix的方案基本上是基于2U多節點的高密度服務器)。
而聯想之所以能成功的與Nutanix走在一起,我認為一個近期發生的爆炸性事件功不可沒,即戴爾收購EMC。我相信,聯想很早就與Nutanix進行接洽,但這次收購可能是最終的催化劑,讓聯想與Nutanix都更堅定了彼此合作的決心。
前文說過,Nutanix與戴爾本就是OEM伙伴,按理,與戴爾直接競爭的聯想要與Nutanix建立OEM關系,肯定也有較大的難度。但是戴爾收購EMC讓這三方的關系,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原因就在于VMware。眾所周知,為了在HCI市場上急起直追,VMware在去年發布了與Nutanix直接競爭的HCI參加架構EVO:RAIL,主體硬件設計與Nutanix很相似,而戴爾就是其主要的合作伙伴(聯想并沒有表態支持,在中國,浪潮是EVO:RAIL的合作伙伴)。戴爾與VMware的合作在與Nutanix合作之后,影響不可能沒有,但問題還不算太大,畢竟當時的VMware還算是“中立”的。然而,10月12日,在戴爾宣布以670億美元收購EMC之后,由EMC控股80%的VMware與戴爾的關系就很難說了。雖然戴爾董事長兼CEO Michael Dell多次承諾,會嚴格保證VMware的獨立性。但是在外人眼中,尤其是既與戴爾是合作關系但又是VMware競爭對手的廠商,多少會產生警惕。
對于在不久前采訪過Michael Dell的筆者來說,我愿意相信他的承諾,但在商言商,為自己留個后手肯定在情理之中。因此,Nutanix與聯想達成OEM及深度戰略合作協議,未嘗不是一種未雨綢繆。
同理,VMware與戴爾之間新建立起來“隱晦”關系,也讓x86服務器市場排名第三的聯想(僅次于戴爾)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較早之前,排名第一的惠普就宣布放棄EVO:RAIL而主推自己基于StoreVirtual的HCI產品線,這樣一來,對VMware與戴爾的關系心懷介意,但又沒有自己的HCI平臺的聯想在HCI領域的競爭劣勢更加明顯。因此,尋求與HCI市場的老大Nutanix的合作,也就是第一選擇了。
綜上所述,Nutanix與聯想的戰略結盟,戴爾在背后起到了不小作用,這也讓HCI市場變幻出新的潛在競爭格局——前4大x86服務器市場都有了自己的HCI戰略布局:惠普(StoreVirtual)、VMware+戴爾、Nutanix+聯想、SimpliVity+思科。當然,Nutanix與戴爾的合作仍在繼續,不過我認為其戰略重心將會向聯想傾斜,以防后患。而聯想也對此也寄予厚望,這一點從本次戰略合作的投入規模上就可以看出來。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看到源自聯想ThinkServer SD系列的“Nutanix合作成果”
展望未來,我更看重的是聯想與Nutanix在聯合技術研發上會有怎樣的成果,而不僅僅是銷售Nutanix產品的翻版,尤其是在中國市場,能否根據中國用戶的需求進行定制化開發,將是聯想HCI戰略進一步走向成功的一大關鍵,畢竟中國服務器市場是全球服務器市場的增長引擎,我相信Nutanix選擇與聯想合作,一大原因也在于中國市場。讓我們期待12月初的雙方聯合產品發布,屆時希望能帶給我們更多的,令人驚喜的HCI未來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