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與人們普遍認為的不同,蘋果其實并不是一家硬件企業。而且他們也并不是一家軟件企業。從本質上來看,蘋果是一家生態企業,在來自全球上千萬開發者的幫助下,蘋果創建了一個大型的軟件和服務網絡,這個網絡運行在13億部激活設備上。
雖然iPhone一直都是蘋果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但是憑借著該公司的其他服務,蘋果也獲得了大量的額外收入。
然而如今蘋果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該公司開始不斷的強調設備的價格,而不再將出貨量放在首位,蘋果硬件在漲價的同時,蘋果的其他服務也在漲價。
最近幾個季度里,iPhone的平均售價一直在上漲,然而其出貨量卻在下跌。與此同時,有證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人升級iPhone的意愿在降低,他們會一直使用此前購買的老款iPhone。蘋果一定有能力找到一種方法,讓他們即使在iPhone銷售量下滑的情況下繼續維持收入增長,只不過要想做到這一點,蘋果必須要重新考慮產品和服務的收費方式。
正如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2016年時預測的一樣,蘋果的服務收入實現了增長。在2017年度中,蘋果的音樂(包括下載與訂閱)、視頻、電子書、應用(包括應用內付費、訂閱和蘋果銷售的廣告)、iCloud儲存空間以及谷歌向蘋果支付的默認搜索引擎費用為蘋果累積貢獻311.5億美元的收入。
換個角度看一看:目前蘋果共有130億部激活設備,這意味著每臺設備每年會為蘋果帶來26美元的服務收入。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Facebook單用戶廣告收入,目前Facebook擁有超過20億用戶,平均每個用戶每年能給Facebook帶來25美元的廣告收入(在美國、加拿大這兩個Facebook的核心市場上,每個用戶每年能為該公司帶來26.76美元廣告收入)。
庫克表示,他希望蘋果的服務收入到2020年能夠達到2016年的兩倍。在2020到來之前,如果iPhone的銷量停止增長,甚至出現下滑,那么服務費用將會成為蘋果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著名蘋果分析師Horace Dediu表示,iPhone之所以吸引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蘋果的服務以及iPhone背后上千萬的開發者。
iOS經濟
雖然世界上絕大多數智能手機使用的都是安卓系統,但是在美國和其他一些高價值市場上,蘋果依然有著領先優勢。在對比上個世紀90年代蘋果與微軟的PC大戰時,Dediu表示:“憑借Windows以及開發者帶來的豐富軟件,微軟在PC大戰中建立起了優勢,使得他們難以被超越。”就連美國的聯邦反壟斷訴訟也無法動搖微軟的市場份額。
Dediu認為,蘋果的iOS經濟也建立起了與微軟在PC大戰中相似的優勢。他表示,全球范圍內人們每年在蘋果設備上會花費400億美元用于購買應用。2018年,人們購買蘋果設備應用的花費甚至將會超過在電影票房上的花費。
當iTunes流行的時候,蘋果的服務收入主要來自音樂和電影下載;在iPhone到來之后,該公司服務收入的主力變成了應用下載。隨著蘋果推出的設備越來越多,他們的服務收入也會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分析人士認為,未來蘋果的HomePod智能音箱與Apple Watch將會為該公司帶來更多的服務收入。
市場研究機構Creative Strategies的分析師本·巴加林(Ben Bajarin)認為,AirPods耳機也將會給蘋果服務收入的提高提供動力:AirPods的持有者更有可能訂閱蘋果的音樂服務,因為這個設備能夠讓用戶更方便的消費音頻內容。
舉步維艱的硬件
蘋果服務收入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每一個季度它都在持續提升。
而反觀蘋果的硬件收入則變化無常,數字能否提高很大程度取決于當季度內蘋果是否發布了新的iPhone。在2017財年第四季度,蘋果的服務收入占據總收入的16%,如果蘋果少了服務收入這一營收渠道,他們的賺錢能力將會收到極大的影響。
最近iPhone銷售數字的走低反映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全球市場對于高端智能手機的需求已經出現了萎縮。
在這個市場上,蘋果需要和谷歌和亞馬遜等大型企業展開競爭,兩者都為消費者提供了價格更低的設備,這會導致蘋果硬件設備的利潤率越來越低。
iPhone訂閱服務
Dediu認為,蘋果要想解決硬件與服務之間的緊張關系,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將兩者融合為一個大型的訂閱服務。
目前蘋果已經向消費者提供了升級計劃,用戶最長24個月分期購買iPhone,或是一年后參加以舊換新。或許蘋果也應該推出硬件訂閱服務,讓用戶以訂閱的方式使用iPhone、Apple Watch和AirPods等設備。Dediu認為,無論是Mac還是iPhone,蘋果應該允許用戶以按需付費的方式使用設備和設備附帶的服務,也就是用一天交一天的錢。對于蘋果這樣的公司來說,計算出用戶平均每天在設備上能花費多少錢,并不是一件難事。
憑借著其健康監測、iCloud、Apple Music等服務,如果能讓消費者以訂閱的方式使用硬件設備,相信消費者一定會更買賬。而蘋果也能憑借這種方式獲得更加穩定、持續的營收。你可以將它想象成蘋果的Prime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