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商業銀行受到越來越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各商業銀行都在進行多種創新嘗試。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將為商業銀行在風險定價能力上的創新提供新的戰略機會。
銀行的本質是經營風險的機構。當前國內大部分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公司貸款業務,因而公司貸款的風險定價能力,決定了銀行的經營能力。要準確給每筆公司貸款進行合適的風險定價,就需要準確、廣泛地掌握貸款企業的各類信息,特別是企業的財務信息和經營信息。阿里金融能夠把不良率控制在極低的水平,正是因為借助淘寶、天貓和支付寶的平臺,完全掌握了銷售商的經營信息和財務信息。而眾多銀行涉足電商領域,也正是渴望得到企業的財務和經營信息。
隨著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商業銀行直接從貸款企業的財務系統、ERP系統獲取財務和經營信息的設想成為可能。商業銀行通過云平臺為企業提供財務系統和ERP系統供其租用,從而就能獲取到貸款企業的相關數據,達到掌握企業財務和經營信息的目的。如果在云計算平臺上運營數十萬個、百萬個財務和ERP系統,該云計算平臺將是企業界的核心運營平臺,擁有巨大的長尾效應優勢,未來的業務發展擁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銀行提供財務和ERP云平臺服務的可行性
提供云平臺服務需要進行云平臺建設、云平臺運營和云平臺客戶開發。下面也從這三個方面探討銀行提供財務和ERP云平臺的可能性。
云平臺建設主要是銀行需要構建基于公有云的財務和ERP的IT系統。隨著近幾年云計算技術的逐步成熟,在大型數據中心部署云計算服務已非常成熟。國內外近年都崛起一批知名的云計算企業,如國外最知名的云計算企業AMAZON,國內最知名的云計算企業阿里云等,都為云平臺的成功建設提供了范例。傳統IT廠商如IBM、HP、ORACLE等不僅擁有自己的云計算服務平臺,也成功為多家企業實施云計算服務平臺。國內的大中型銀行都具備大型數據中心的運營能力,許多銀行也有建設私有云的經驗,銀行通過與傳統財務和ERP廠商合作,吸收成功的云平臺建設經驗,完全可以成功建設基于公有云的財務和ERP的IT系統。
云平臺運營主要包括云平臺租用和云平臺的服務兩方面。云平臺租用是指企業通過與銀行簽訂租用協議,在線使用銀行為企業提供的財務和ERP云系統服務。隨著寬帶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通過寬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訪問和使用租用的IT系統的解決方案已經非常成熟。企業可以通過辦公電腦、企業內部服務器以及包括手機在內的各類智能設備終端,像使用企業網銀一樣方便、快捷、安全地使用云端的系統。
云平臺服務包括兩方面:一是銀行提供運營云平臺的IT技術服務,包括云平臺的IT基礎設施的運營,云平臺上的應用軟件服務的個性化定制等,這是傳統的IT服務領域。銀行IT部門具有豐富的面向“行內客戶”(行內的業務部門)的IT服務經驗,如果能夠將這些服務經驗與面向“行外客戶”的企業客戶服務進行有效整合,銀行向“行外客戶”提供優質的IT服務也是可行的。二是提供建立在技術服務之上的金融和咨詢服務。銀行可以通過對企業數據的整合、分析與監控,利用相關的數據分析技術,整合原有的金融服務,可以為企業提供從解決方案到方案實施、實施監控在內的全流程的金融和咨詢服務。這是銀行的財務與ERP云平臺的核心價值所在,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的探索和運營才能找到最有利的盈利模式,但從戰略上看,掌握企業核心數據,利用這些數據讓銀行為企業提供高質量、風險可控的金融服務是可行的。
云平臺客戶開發主要是開發企業客戶使用銀行提供的基于公有云的財務和ERP系統。隨著云計算技術的逐步成熟,企業的財務和ERP系統未來的云端化是IT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無論是國外的SAP、ORACLE等傳統財務和ERP廠商,還是國內的金蝶、用友、浪潮等財務和ERP廠商都在向云平臺服務轉型,并且在短時間內已經贏得了眾多的客戶。根據信息分析公司Garnter的預測,到2018年全球將有30%的ERP系統轉移到云端。2013年,美國增長最快的3家ERP軟件企業全部是提供純云端服務的企業,年增長率都超過50%。2014年ORACLE在中國推出ERP云不到一個季度,就有近20家企業使用該云服務。Garnter預測,2016年后企業本地部署的ERP系統將成為“遺留”軟件,ERP將加速向云端發展。簡而言之,未來企業的財務和ERP系統的云端化是大勢所趨,將有大量需要使用云端的財務和ERP系統的企業客戶。對于銀行云平臺的企業客戶開發,只要采用合適的營銷策略,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結合自身的優勢,開發海量級別的客戶也是可行的。
低價、安全、多元將成為銀行云平臺服務的三大優勢
當前為企業提供財務和ERP系統云平臺服務的都是傳統的IT企業,相比這些IT企業,銀行提供的云平臺服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一是銀行的云平臺的租用費用更低廉。銀行為企業提供財務和ERP云平臺服務,以獲得企業運營數據來提升金融服務價值為目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金融服務來獲取收入,不以云平臺的租賃費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可以免費(或極低費用)開放給企業使用。而傳統的IT企業一般需要以云平臺的租賃費作為主要收入來源,難以做到長久免費的提供給企業使用。
二是銀行的云平臺的安全性更高。企業決定是否使用云平臺上的財務和ERP系統時,決策的關鍵點往往是在安全運營上,因為云平臺的系統和數據都不在企業自己的機房中,企業對平臺的持續服務能力和信息的安全保密能力存在擔心。
相比傳統的IT企業,銀行的云平臺在安全方面更值得企業客戶信賴:首先是傳統的IT企業以幫助企業客戶開發和實施系統為主,很少直接運營數據中心的系統,一般都缺少大型數據中心的運營經驗,高安全性要求的平臺運營經驗就更少了。而國內大中型銀行都擁有豐富的大型數據中心的運營經驗,銀行也運營了許多在安全性上要求很高的IT系統,如核心賬務系統、網上銀行系統等等,這些系統在持續服務能力和安全保密能力上比一般的企業財務系統和ERP系統的要求更高。銀行是經營信用的機構,信用是銀行的命脈所在,銀行非常重視信用,而持續的運營能力和信息的保密被認為是銀行信用的一部分,銀行以自己的信用背書的安全保障,相比普通IT企業更加值得信賴。
同時,大量貸款企業因為業務關系已經將核心經營信息交給銀行,這些貸款企業已經對銀行足夠信任。銀行通過多年的IT系統建設,特別是通過對同城災備、異地災備的建設,以及日常的災備切換演練,已經具備了很強的持續運營能力。在日常的運營中,銀行已逐步建成完善的運營規章制度、應急處理機制、人員的培訓培養機制,也已完成人員的梯隊建設,構建起了較高的IT治理能力。相比這些軟能力的要求,傳統的IT企業與銀行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三是銀行能為使用本行云平臺的企業提供更多附加的金融服務。傳統的IT企業往往只能提供IT相關的服務。銀行作為金融企業,可以通過對企業的運營數據進行分析,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資、資產管理和資金管理等金融服務。銀行作為金融媒介,與眾多企業有密切的業務聯系,可以通過對已掌握的大量企業數據進行產業鏈分析,幫助企業篩選合適的上下游企業,為企業構建緊密的供應鏈關系提供融資和咨詢服務。銀行也可以通過對已掌握的大量企業數據進行財務和經營分析,幫助企業篩選、分析適合的投資或兼并整合的對象,為企業提供投資和兼并整合的咨詢和投行服務。
相比那些已經構建了自己完善的財務和ERP系統的大中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可能會更容易接受在云平臺上租用財務和ERP系統。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在系統租用費上可能也比大中型企業更敏感,免費使用和優質的服務將使銀行云平臺更能吸引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政府、央行和監管機構一直在鼓勵銀行對中小企業、小微企業進行融資支持,但銀行因為難以了解和控制這些企業的融資風險,放款意愿普遍都比較低。企業在使用銀行的財務和ERP云平臺后,銀行能完全掌握企業的財務和經營信息,增強了對這些貸款的風險評估和管理能力,更能甄別適合放款的企業,銀行也將會更愿意向這些企業發放貸款,這也就有利于政府、央行和監管機構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政策的執行。銀行也可以請求政府、央行和監管機構為自己的云平臺提供“增信”和“認證”,讓企業更“信賴”銀行的云平臺,獲得額外的安全保障。
銀行在財務和ERP云平臺建設中的劣勢及難點值得關注
當然,相比傳統的財務和ERP系統的IT企業而言,銀行也有劣勢。一是缺少這些系統的實施運維經驗,在技術和市場認可方面比較欠缺。目前提供財務和ERP云平臺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原來開發相關IT系統的企業,他們在系統建設上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至少在傳統ERP市場上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銀行如果要構建相關的云平臺,一方面需要大規模引入相關的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制定相關的營銷戰略以提高市場認可度。如果能進行合適的兼并活動,也可以迅速的補充這方面的短板。
二是對這些IT企業而言,轉型為云計算運營商,是眼前事關生死的事情,在轉型上會走得更徹底,更迅速,而對銀行而言,是戰略新生的機遇,關乎的是未來發展,在戰略選擇上有諸多的難點。
第一個難點是云計算平臺建設投入巨大,投入周期長,需要決策的魄力以及制定和實施中長期規劃的能力。云計算平臺在搭建時需要投入大量的IT資源和IT人才,平臺搭建完成后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開發使用云平臺的企業客戶,這些都需要制定長久、完善的規劃,并能持續、有效的推動規劃的執行才可能獲得成功。阿里云的發展可以做一個基本的參照:阿里云是在歷經5年開發、近3年的商業化運營后,才有今天相對穩定的云計算服務平臺。銀行的財務和ERP云平臺涉及更加專業的領域,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投入才能建成穩定的運營平臺。
第二個難點是銀行需要從傳統金融機構向數據服務運營商轉型,這種轉型將對銀行的組織機構和從業人員提出挑戰。云平臺的運營要與金融服務完全融合才對銀行具有價值,而這種完全融合,需要銀行從傳統金融機構向數據服務運營商轉型。轉型至少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由基于資本的運營向基于數據的運營轉型,平臺數據將取代資本成為銀行的核心資產和核心競爭力。二是由傳統金融服務向基于數據的金融服務轉型,舊模式的金融創新將轉型為圍繞云平臺數據的金融創新。三是基于傳統金融的客戶開發向基于數據的客戶開發轉型,客戶的開發不在于是否會購買本行的金融服務,而在于客戶是否能為平臺提供有價值的數據。這些轉型將要求銀行組織是圍繞平臺數據而構建的,要求銀行從業人員有更高的數據相關能力,與現有銀行的組織和人員有較大的差別,需要對現有銀行的組織和人員進行升級和改造。
第三個難點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銀行向企業提供云平臺服務都沒有先例,銀行做云平臺運營商將是全球首創,未來的發展路徑只能靠自己摸索。但從銀行做電商來看,國外銀行也沒有做電商的先例,國內銀行做電商的比比皆是,而現在電商企業紛紛進入云計算領域,銀行直接進入云計算領域將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云計算概念雖然提出來許多年,但真正成功運營云計算平臺也是近幾年的事情,最成功的云計算平臺運營商也以電商為主,傳統的IT企業并未獲得優勢,反映出云平臺的成功因素中運營相比技術更加重要,而國內大中型銀行基本都有著海量業務運營的經驗,都具備成功運營云計算平臺的基本條件。
雖然在戰略選擇上有上面這些難點,但從另外一方面看,正是因為這些難點,一旦一家銀行轉型成功,將形成巨大的先發優勢,競爭對手很難在短期內實現和趕上,因為無論是IT基礎設施的積累、技術的積累、客戶的積累、運營經驗的積累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
總而言之,財務和ERP系統的云平臺化是未來IT發展的趨勢,目前云計算的技術和互聯網環境已經成熟,銀行如能提供財務和ERP云平臺,相比傳統IT企業的云平臺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如果能吸引足夠多的企業使用銀行的云平臺,銀行在風險評估、風險定價能力上將獲得極大的提升,也非常有利于銀行開拓企業級的輕資產服務業務。當然,銀行云平臺實施也面臨很多的困難,沒有先例,投入巨大,投入周期長,要實現較大的轉型等,但對比銀行做電商來看,銀行做云平臺將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并且就目前來看,財務和ERP云平臺是一片競爭的藍海,正等待有魄力的銀行家去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