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在6月收回了卸任的承諾,之后還押下了人生最大的賭注,那就是他在7月斥資約3.3萬億日元,收購了總部位于英國的半導體巨頭ARM。這簡直是常人無法理解的舉動。孫社長在為未來描繪怎樣一幅藍圖?這只有他自己才能說清楚。(采編:井上理,主任編輯委員 田村賢司,水野孝彥,大西孝弘)
軟銀集團要全新改變,這已有了先兆。
6月21日,軟銀突然宣布,孫正義社長(58歲)之前指定的接班人——副社長尼科什·阿羅拉(Nikesh Arora)將卸任。
孫社長在次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解釋的理由只是說“放不下對AI(人工智能)的熱情”,但在那時,他已經鎖定了目標。那就是在7月18日宣布收購的半導體巨頭ARM Holdings。
ARM主要設計并開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產品的“大腦”,也就是“CPU(中央處理器)”,在智能手機CPU領域,該公司的全球市場份額高達95%。不同于獨攬個人電腦CPU霸權的英特爾,ARM的特點是自己不生產,而是通過向半導體廠商出售設計圖等知識產權來獲取收益。
該公司還擴大了對所有物品都接入網絡的“IoT”(物聯網)的投資,小型產品用微控制器的市場份額已經增長到了約25%。
軟銀集團為什么要收購ARM呢?孫社長是預見到了怎樣的未來,才押下了人生最大的賭注?
“我下圍棋的時候,都會預判7步之后的棋局。這一點懂的人自然明白,不懂的人也懂不了”,在英國舉辦的收購相關新聞發布會上,孫社長這樣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請他親口來說吧。
我還有很多東西想藏一藏,因為說出來也沒人相信。但機會難得,今天我想說點真心話。
我相信“奇點”一定會到來。也就是說,在20年或30年的跨度上,基于人工智能的“超級智能”將會擁有遠遠超越人類的智力。而且只要超出,就會與人類拉開無法逆轉的差距。
超級智能會帶給人類幸福
對于超級智能的智力超過人類,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可怕,但我認為這與人類的幸福可以達到“和諧統一”。
比如說重大自然災害。人類雖然沒有能力制止這樣的災害,但可以借助超級智能,精準預測在何時何地會發生何種規模的災害。從而使災害造成的危害降至最小。
孫正義
1957年8月出生于日本佐賀縣鳥棲市。軟銀集團社長。1981年成立日本軟銀,就任社長。1996年任日本雅虎董事長,2006年任沃達豐(現在的軟銀)社長兼CEO,2013年就任美國Sprint公司董事長。2015年起擔任日本雅虎董事、軟銀董事長至今。
說不定還能治愈長期以來令人類束手無策的不治之癥。也就是說,超級智能可以減少人類的不幸。
我期盼這種社會的到來,這是自然的發展過程,誰也無法阻止。到那個時候,一定會有人利用技術的進化走歪門邪道。但是,為了盡可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創造幸福社會的隊伍中來,我們要作為善良的一方作出自己的貢獻。
不過,作貢獻不能空想,必須有“辦法”。而最有力的辦法正是ARM。
超級智能會通過“深度學習”不斷進化。簡單來說,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所有數據都要學習。這些數據從哪里來?答案是ARM的CPU。
向企業提供平臺
ARM公司2015年一年在全球售出的CPU約是英特爾的40倍(編輯部注:包括ARM授權生產的芯片的總數)。 隨著IoT時代的到來,這個數字還會不斷攀升。
按20年計算,全球大約會有1萬億個ARM的芯片。到20年后,ARM的CPU估計會占全球CPU總數的大半。也就是說,ARM可以更廣、更快地精確掌握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其帶來的各種數據,應該會成為超級智能進化、帶給人類幸福的關鍵。
當然,這單靠我們是無法實現的。我們要堅守“平臺”這個陣地。簡而言之,就是采取合作模式。
全世界的企業和工程師在蘋果和谷歌提供的平臺上開發出了幾百萬種APP。與此相同,也會有很多人在醫學、汽車等各個領域使用我們的平臺。制造收集數據的產品、得到個人許可的所有企業都能靈活運用這些數據。
比如說,每天坐上馬桶的瞬間就可以收集到許多數據。如廁后又可以獲取其他數據。不僅如此,通過整合所有的數據,例如體脂儀和計步器,或是體檢數據,利用超級智能進行分析,能夠一定程度上了解用戶的健康程度和壽命等。
這樣一來,對于一部分人來說,高昂的健康保險和人壽保險的費用應該可以降低。
但現如今,坐便器廠商、服務運營商,以及這些企業使用的云服務器全都各自為戰,沒有交叉運用數據(整合數據)的辦法。而且,整合數據還要做到安全。
因此,我們作為平臺的提供者,要切實、快速地以低成本提供可以安全整合數據的機制。
我們自己不可能收購全世界的100萬家企業,那就提供方便100萬家企業使用的平臺,盡可能使運用該平臺的阻力和摩擦為零。
只要能順暢使用該平臺,就能更快、更確切地通過超級智能給人類帶來幸福。所以說,信息革命的實現,要靠擁有相同志向的眾多同志的努力。
軟銀將如何改變ARM?
為了迎接帶給人類幸福的超級智能的到來,軟銀將以ARM為軸心,構建讓所有企業都能輕松使用的平臺。為此,孫社長將會如何改變ARM?在孫社長的腦海中,具體描繪出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最近我曾多次與ARM的經營團隊談話,他們很清楚地表示自己能設計芯片,但對于芯片賣出去之后應以怎樣的形態構建平臺,則是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辦法。
再有就是,他們對即將到來的IoT等種種變革充滿了期待。原本應該積極實施先期投資,加大發展的油門,而現在卻是強忍著沖動經營業務。
因為作為上市公司,他們每個季度的利潤都必須實現穩步增長,這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們很希望增加工程師的數量,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
這次并入軟銀集團旗下,摘牌退市,雖然當前的凈利潤會暫時受挫,但他們對于公司能通過先期投資,一鼓作氣加快發展非常歡迎,非常高興地接受了此次收購。
平臺化的發展完全要看描繪的藍圖有多大。描繪藍圖需要勇氣。多數情況下,描繪宏偉藍圖會被扣上“吹牛”的帽子,成為人們眼中的“唐吉訶德”。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天下大亂之時,正是英雄們深謀遠慮,寫下鼓舞人心的檄文,征召百萬大軍入帳的時候。
從這個意義來說,我們必須要提出遠大的愿景。因此,盡管在別人看來可能有些滑稽,但我堅持認為:“奇點一定會到來。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并努力,迎接盛世的到來”。
關于今后,我還不想透露詳細的計劃,但既然要做,就不會縮手縮腳。
當然,就像我前面說過的一樣,采用平臺的壓力要盡可能低,平臺要能夠順利拓展,這一點非常重要。
至于以什么程度,什么形式,在什么時候實現,必須要多方面均衡考慮。但我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發自內心地希望為大家作點貢獻。因此,為了盡到責任,我至少還要當10年左右的社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