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在6月份的專欄中介紹過一種用來修復神經的液態金屬嗎?那項技術由我國中科院理化所劉靜研究員與清華大學聯合團隊提出,當時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現在,這個非常厲害的團隊在液態金屬上的研究又有了突破性進展,如果夸張一點地說,這項新進展的意義,讓液態金屬機器人成為現實邁出極為關鍵的一步。
照例,上視頻,有視頻有真相,來直觀感受一下:
http://v.qq.com/page/l/r/t/l0137vlz4rt.html
這其實是美國北卡大學研究團隊做的類似技術演示,國內的視頻只有某電視臺的新聞采訪,看起來一點都不酷,國內優秀科研成果的傳播方式真讓人捉急。
不管這些,來看看技術本身,它的科學稱呼,叫"不同構象之間的液態金屬多變形性",聽起來太晦澀難懂了,實際上道理說通了很簡單,就是通電后,液態金屬可以人為地被控制變形。
(圖1、電場作用下,讓變什么就變什么)
當然,實際上發現這一現象沒有那么簡單,比如這里用的液態金屬不是簡單的液態金屬,是鎵銦合金再加上水按照特定的比例制成。讓液態金屬隨意變形的機制,就在于液態金屬與水體交界面上的雙電層效應。
據一位理工宅男解釋,這種效應解釋起來比較復雜,通俗一點理解,就類似于靜電作用下產生的吸附現象。
我讀書少,希望不是蒙我。下面有個原理圖,但愿你能看懂。
(圖2、隨意變形的原理圖,看懂的朋友可以來深入科普下)
按照研究團隊的設想,這一最新研究發現,一定程度上從理論和技術的層面論證了實現液態金屬機器人的可能性,一系列前期應用,比如制造柔性執行器,控制目標流體或傳感器的定向運動、金屬液體回收,以及用作微流體閥、泵或更多人工機器等,已經可以啟動了。
劉靜想象了一個更具體的應用場景,比如在抗震救災動中,液態可變形機器人能根據需要適時變形,穿過狹小的通道、門縫乃至散布于建筑物中的空隙,之后再重新恢復原形并繼續執行任務。
(圖3、各位覺得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一步嗎?)
當然,暢想歸暢想,雖然這一發現打開了液態金屬機器人的通道,但如何去編程控制,如何把小的液態金屬單元組合成大機器人等各個環節,都還存在很多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
不過還是那句老話,科技的事,走出了第一步,后面會發生什么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