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時代,惠普和戴爾穩穩占據全球市場前兩位,他們都是美國公司,都更喜歡以聯想為假想敵,所以他們是一對好兄弟。
互聯網如同南柯一夢,夢醒之后,兩兄弟驚詫地發現,一個剛剛從私有化難產困局中艱難出逃,另一個則被剔除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與沃爾瑪、強生等“同級生”相比,16年后,惠普是第一個“輟學”的。
比惠普幸運,戴爾公司存在的大部分時間都由創始人邁克·戴爾掌舵,由此帶來的好處是,即便在次貸危機等惡劣金融形勢下,戴爾一直保持著充沛的現金儲備。而惠普則在菲奧莉娜時代就養成了大手筆花錢收購的習慣,就算最節儉的馬克·赫德也讓人印象深刻地拿下過Palm。
在PC勢微、打印業務競爭加劇的背景下,2010年至2012年惠普不可避免地進入自由落體區間,新任CEO惠特曼恰恰在2011年臨危授命,可以說,她成功遏制了股價下跌的趨勢,2013年以來惠普股價節節攀升。可是,惠普“印鈔機”——打印業務增長停滯、PC業務衰退的事實卻讓誰也笑不起來,道指無情地拋棄了惠普。
與惠普不同,邁克·戴爾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商業奇才,而不是技術傳奇,戴爾創新的銷售模式前無古人,一路走來戴爾公司一直非常穩健。戴爾花錢非常小心翼翼,幾乎從不一擲千金收購明星企業;同時,戴爾十分注重合作,亞馬遜一直是其重要大客戶,而且戴爾很愿意放低身段,為客戶生產OEM產品;除此之外,對于“商人”邁克·戴爾來說,自己從來不把話“說死”,有人問,戴爾未來還會做智能手機嗎?一切皆有可能。
關于未來,我們來關注一些細節。戴爾成功私有化背后,微軟出資20億美元,希望能換回一個牢固的合作伙伴,因為與此同時,惠普PC業務轉型的重頭戲被壓在了Chrome OS上,這讓微軟情何以堪。在這點上,邁克·戴爾很配合,最近其對外表示,戴爾不會放棄PC業務,而且私有化之后,種種跡象表明,戴爾隨時可能宣布重啟智能終端和平板業務,市場競爭慘烈,戴爾能成功嗎?不用擔心,這更多只是戴爾向資本市場描繪的“王者歸來”美景。
邁克·戴爾近期明確表示,將可能大舉進行云計算行業,不再甘當亞馬遜背后的角色,戴爾將在公有云、私有云、開放平臺等市場全面進入,不惜與亞馬遜展開“左右互搏”的較量。與此同時,惠普則看中了大通信市場,它正在創建一個融合通信解決方案的大型電信公司,目標直指另一個IT巨頭思科,惠普將提供更低成本的語音和數據傳輸產品,為運營商和消費者服務。甚至有人預言,如果惠普成功,思科將成為下一個北電。
在未來,兩個昔日的PC巨頭,選擇了分道揚鑣,從轉型之路上來看,依然是惠普更大膽、磅礴,戴爾更穩健、精明,所以,短期看好戴爾,長期觀望惠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