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守護進程簡介
守護進程也稱精靈進程是生存期長的一種進程,它們常常在系統引導裝入時啟動,在系統管比時終止。精靈進程沒有控制終端,所以它們是在后臺運行的。守護進程是一種很有用的進程。 Linux的大多數服務器就是用守護進程實現的。比如,Internet服務器inetd,Web服務器httpd等。同時,守護進程完成許多系統任務。比如,作業規劃進程crond,打印進程lpd等。
所有精靈進程都以超級用戶(用戶ID為0)的優先權運行。沒有一個精靈進程具有控制終端—控制名稱設置為問號、終端前臺進程組ID設置為-1。除update以外的所有精靈進程都是組的首進程,對話期的首進程,而且是這些進程組和對話期中的唯一進程。所以的精靈進程的父進程都是init進程。
守護進程最重要的特性是后臺運行。在這一點上DOS下的常駐內存程序TSR與之相似。其次,守護進程必須與其運行前的環境隔離開來。這些環境包括未關閉的文件描述符,控制終端,會話和進程組,工作目錄以及文件創建掩模等。這些環境通常是守護進程從執行它的父進程(特別是shell)中繼承下來的。最后,守護進程的啟動方式有其特殊之處。它可以在Linux系統啟動時從啟動腳本/etc/rc.d中啟動,可以由作業規劃進程crond啟動,還可以由用戶終端(通常是shell)執行。
2. 建立守護進程關鍵步驟
創建一個守護進程,有幾個關鍵的步驟,也有幾個地方需要注意,
幾個關鍵的步驟有:
1:清除文件創建權限
2:調用fork,然后使父進程退出
3:調用setsid以創建一個新的會話,有三個目的使調用進程 a:成為新會話的首進程,b:成為新進程的組長進程,c:沒有控制終端
4:切換工作目錄
5:關閉不需要的文件描述符
6:某些守護進程打開/dev/null使其具有文件描述符0,1,2這樣任何一個試圖讀標準輸入寫標準輸出或標準出錯的庫歷程都不會產生任何效果。
需要注意的地方
1:因為守護進程沒有控制終端,所以不能與標準輸入輸出出錯進行交互,不能使用printf,通常用syslog來解決守護進程的打印信息
3. 建立守護進程詳細步驟
1. 在后臺運行。
為避免掛起控制終端將Daemon放入后臺執行。方法是在進程中調用fork使父進程終止,讓Daemon在子進程中后臺執行。
if(pid=fork())
exit(0);//是父進程,結束父進程,子進程繼續
2. 脫離控制終端,登錄會話和進程組
有必要先介紹一下Linux中的進程與控制終端,登錄會話和進程組之間的關系:進程屬于一個進程組,進程組號(GID)就是進程組長的進程號(PID)。登錄會話可以包含多個進程組。這些進程組共享一個控制終端。這個控制終端通常是創建進程的登錄終端。
控制終端,登錄會話和進程組通常是從父進程繼承下來的。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擺脫它們,使之不受它們的影響。方法是在第1點的基礎上,調用setsid()使進程成為會話組長:
setsid();
說明:當進程是會話組長時setsid()調用失敗。但第一點已經保證進程不是會話組長。setsid()調用成功后,進程成為新的會話組長和新的進程組長,并與原來的登錄會話和進程組脫離。由于會話過程對控制終端的獨占性,進程同時與控制終端脫離。
3. 禁止進程重新打開控制終端
現在,進程已經成為無終端的會話組長。但它可以重新申請打開一個控制終端。可以通過使進程不再成為會話組長來禁止進程重新打開控制終端:
if(pid=fork())
exit(0);//結束第一子進程,第二子進程繼續(第二子進程不再是會話組長)
4. 關閉打開的文件描述符
進程從創建它的父進程那里繼承了打開的文件描述符。如不關閉,將會浪費系統資源,造成進程所在的文件系統無法卸下以及引起無法預料的錯誤。按如下方法關閉它們:
for(i=0;i<= max;i++) close(i);
5. 改變當前工作目錄
進程活動時,其工作目錄所在的文件系統不能卸下。一般需要將工作目錄改變到根目錄。對于需要轉儲核心,寫運行日志的進程將工作目錄改變到特定目錄如/tmp,chdir("/")
6. 重設文件創建掩模
進程從創建它的父進程那里繼承了文件創建掩模。它可能修改守護進程所創建的文件的存取位。為防止這一點,將文件創建掩模清除:umask(0);
7. 處理SIGCHLD信號
處理SIGCHLD信號并不是必須的。但對于某些進程,特別是服務器進程往往在請求到來時生成子進程處理請求。如果父進程不等待子進程結束,子進程將成為僵尸進程(zombie)從而占用系統資源。如果父進程等待子進程結束,將增加父進程的負擔,影響服務器進程的并發性能。在Linux下可以簡單地將 SIGCHLD信號的操作設為SIG_IGN。
signal(SIGCHLD,SIG_IGN);
這樣,內核在子進程結束時不會產生僵尸進程。這一點與BSD4不同,BSD4下必須顯式等待子進程結束才能釋放僵尸進程。
4. 參考代碼
1.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daemonize(const char *cmd)
{
int i, fd0, fd1, fd2;
pid_t pid;
struct rlimit rl;
struct sigaction sa;
/*
* Clear file creation mask.
*/
umask(0);
/*
* Get maximum number of file descriptors.
*/
if (getrlimit(RLIMIT_NOFILE, &rl) < 0)
printf("%s: can't get file limit", cmd);
/*
* Become a session leader to lose controlling TTY.
*/
if ((pid = fork()) < 0)
printf("%s: can't fork", cmd);
else if (pid != 0) /* parent */
exit(0);
setsid();
/*
* Ensure future opens won't allocate controlling TTYs.
*/
sa.sa_handler = SIG_IGN;
sigemptyset(&sa.sa_mask);
sa.sa_flags = 0;
if (sigaction(SIGHUP, &sa, NULL) < 0)
printf("can't ignore SIGHUP");
if ((pid = fork()) < 0)
printf("%s: can't fork", cmd);
else if (pid != 0) /* parent */
exit(0);
/*
* Change the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to the root so
* we won't prevent file systems from being unmounted.
*/
if (chdir("/") < 0)
printf("can't change directory to /");
/*
* Close all open file descriptors.
*/
if (rl.rlim_max == RLIM_INFINITY)
rl.rlim_max = 1024;
for (i = 0; i < rl.rlim_max; i++)
close(i);
/*
* Attach file descriptors 0, 1, and 2 to /dev/null.
*/
fd0 = open("/dev/null", O_RDWR);
fd1 = dup(0);
fd2 = dup(0);
/*
* Initialize the log file.
*/
openlog(cmd, LOG_CONS, LOG_DAEMON);
if (fd0 != 0 || fd1 != 1 || fd2 != 2) {
syslog(LOG_ERR, "unexpected file descriptors %d %d %d",fd0, fd1, fd2);
exit(1);
}
syslog(LOG_DEBUG, "daem ok ");
}
int main()
{
daemonize("test");
while(1);//守護進程所要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