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多的Android系統硬件設備都推出了Windows版,這背后的原因何在?微軟到底該如何突出操作系統重圍?
Windows已經主宰翻蓋智能手機市場數十年。而Android剛剛以其智能機和低價位的平板電腦入主智能手機市場四年。最近如果你對谷歌或微軟支持的操作系統有研究,你有可能發現有些設備集二者于一身。微軟正越來越多地將Windows系統應用于原來是Android和Chrome操作系統的設備上,有時甚至使用同樣的名稱命名。這些“雙生”設備在谷歌公司擅長的領域越來越多地涌現出來。
幾個月之前,HTC推出搭載Windows系統的One M8就是一個例證。惠普效仿此舉,推出了有多種顏色的Steam 11筆記本電腦,售價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226元)。這款筆記本電腦除了有許多顏色選擇外與即將面世的11英寸Chromebooks看起來完全一樣。還有聯想最新推出的帶支架的Yoga Tablet 2s,最開始發布時是Android系統,一周之內就換成了Windows系統。
類似的“雙生”硬件給微軟帶來了兩點好處。微軟已經意識到在多種平臺上服務顧客的重要性,微軟的各種設備也在向顧客表明微軟可以在任何硬件設備上與其他企業競爭,引起其他潛在合作伙伴的注意力。同時,微軟強調了自身對硬件設施的需求。如果微軟要屈尊與谷歌共享Android或是Chrome系統,必須通過Surface和Lumia設備的創新來體現其競爭力。
微軟一直是商品化的代表,不斷將PC的利潤拉低。在過去十年中,許多品牌幾乎或徹底消失了,有些是因為背后支持他們的公司撤離這一領域,有些因為被收購,包括康柏、捷威、易美遜和索尼等。面對PC業內的競爭,IBM公司早已賣出,戴爾從公共市場上撤回,惠普雖然站穩了腳,但是分成了兩個公司,其中一個銷售PC的公司主要依靠惠普打印機盈利。
Android也一直在將操作系統商品化。自從臺式機OS/2系統和老舊的Palm掌上電腦操作系統消失后,Windows在某些設備領域開展了嚴肅的、占有絕對主動權的競爭,這樣的結果就是促進了其他平臺的硬件設計發展。
這些“雙生”設備在硬件公司中激起極大興趣。它們在這些硬件設備上大力投資,但是在微軟市場占有率極低的領域卻無法再做更多優化。HTC的Windows Phone 8X和8S就得到了教訓,這兩款手機都是基于微軟操作系統的。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現象影響有限,或是會有負面影響。比如HTC One的Windows Phone版是在Android版發行數月之后才推出的,適時恰逢iPhone6、三星Galaxy Note4 和Verizon Droid Turbo的激烈競爭。
說到底,微軟想在Windows和Android兩個領域都盈利,讓消費者從眾多先進的Windows設備中(比如惠普的Sprout電腦)做出選擇。在許多PC硬件設施中,微軟的領導力十分明顯,尤其是在Chrome操作系統中。但是僅僅依靠這種“雙生法”打入谷歌的強勢領域,微軟最終獲利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