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對個人信息的整理、收集和傳輸變得越來越容易。網上購物、聊天、發郵件、打印復印材料等行為,都可能在不經意間“出賣”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住址等個人信息。
今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發布的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全國涉嫌泄露或竊取用戶信息就超過10.6億次,其中用戶信息被泄露已超5.4億條,平均每天信息泄露300萬條。這些個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可能就會被詐騙分子盯上并造成嚴重損失。
個人信息泄露的防護關鍵在于源頭控制。當今社會經濟生活很活躍,對公民個人信息的需求,既有合法的需求,也有不法的需求。現在,大小網站甚至APP都要求用戶注冊各種身份信息,這些運營者是否有掌握用戶個人信息的必要,又是否具備用戶信息保護的技術能力和監管手段,這些問題顯然值得追問。只有當必須的時候,才進行個人信息注冊和登記,理應成為信息管理的慣例。而約束了個人信息搜集的入口,不僅可以降低泄露的可能與風險,也讓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追責成為現實。
除了加強個人信息的源頭管控之外,更需真正從技術手段上加強對于客戶信息保護的有效監督和管理,真正做到讓客戶信息泄露責任可查可究。現在缺乏一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法規,對采集、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單位和個人,沒有更為明確的法律約束;從法律適用上講,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釋尚未出臺,在某些方面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分子的打擊缺乏更為明確的支撐。此外,個人信息泄露的后果,包括責任人與信息管理部門的追責與賠償機制,同樣需要明確的法律規定。
如今,對于匯錢救急、刷卡消費、退稅退款、搶紅包、幸運中獎、冒充領導等電信詐騙方式,人們已經有一定的識別能力。更需要人們提高警惕的是,利用個人信息進行精準詐騙已經成為新的犯罪趨勢。當犯罪分子在掌握用戶大量的個人信息后,在關鍵時間點實施詐騙行為,不僅可以打消用戶懷疑,更容易通過謊報財產受損引起用戶的恐慌,增加詐騙成功概率。這無疑給人們再次敲響了網絡安全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