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署(IAEA)主管天野之彌在本周一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德國一家核電廠在前幾年曾遭受擾亂性的網絡攻擊。
天野之彌
擾亂性攻擊一詞泛指一切非破壞性攻擊,比如2014年索尼影業數據泄露事件就屬于擾亂性攻擊,而攻擊伊朗核設施的震網事件則屬于破壞性攻擊。有人也把這兩種攻擊性質的不同,對應于間諜活動和網絡戰爭的區別。
美國人事管理局(OPM)被黑客竊取工作人員信息的黑客事件,就被美國情報機構主管認為并非攻擊行為,“因為它是完全被動的,而且對數據并未造成破壞性結果甚至是操縱數據的行為也沒有。僅僅是數據被盜。”依照同樣的邏輯,這起對德國核電廠的攻擊并非網絡戰爭,更像是網絡間諜活動。
然而,天野之彌特別強調不能忽略這種攻擊。“風險并非只存在于想像之中,這種對核相關設施的攻擊或活動應該慎重看待,我們不知道我們究竟知道一切,還是只知道冰山一角。”
至今為止已經有三起公開的攻擊核電廠事件:2014年,日本Monju核電廠控制室被入侵并且數據被泄露。2014年,韓國水力核電廠計算機系統被入侵。2016年4月,德國Gundremmingen核電廠在IT系統中發現惡意軟件,Conficker和Ramnit。
天野之彌提到的這次攻擊事件,也是德國核電廠,但發生時間卻是在“二到三年前”。他還表示,將在今年12月份維也納召開的核安全峰會上,把這次攻擊事件做演講主題。
知名媒體BBC在周一還提到了2015年的一次“破壞性”攻擊,法國第五電視臺。最初懷疑與ISIS恐怖分子有關,之后發現俄羅斯黑客組織APT28才是真兇。
最近媒體報道,英國的部長在開內閣會議時,已經禁止配戴蘋果手表,以防止俄羅斯間諜的攻擊。內部消息人士聲稱:“俄羅斯試圖入侵一切。”而且美國政府最近也在公開指責俄羅斯攻擊美國政治組織,試圖擾亂總統競選。
評論人士認為,俄羅斯黑客之所攻擊英美法等國的企業,是為了測試網絡武器,以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攻擊作準備。雖然這次德國核電廠被攻擊的源頭并未指向俄羅斯,但明顯西方國家正在加大對俄羅斯網絡威脅的宣傳。
2014年12月,德國一家鋼鐵廠遭到APT攻擊。報告顯示,控制組件和整個生產系統包括熔爐,由于攻擊而停止運轉,并對工廠造成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