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絡安全事關政治安全
在總體國家安全中,政治安全是根本。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網上滲透與反滲透、破壞與反破壞、顛覆與反顛覆的斗爭尖銳復雜。相比傳統媒體,網絡具有跨時空、跨國界、信息快速傳播、多向互動等特性,對現實社會問題和矛盾具有極大的催化放大作用,極易使一些局部問題全局化、簡單問題復雜化、國內問題國際化,給國家治理帶來挑戰。
2011 年初,突尼斯、埃及等國相繼爆發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街頭政治運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成為民眾組織串聯、宣傳鼓噪的重要平臺。突、埃反對勢力利用推特、臉譜等網站,頻繁發布集會通知、游行示威等信息,大量傳播極具刺激性、煽動性游行畫面,不斷激發民眾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反抗意識,使抗議浪潮迅速爆發。新興媒體發揮的強大組織和煽動作用,直接影響和改變了突、埃民眾的思維和行動,產生了連鎖反應和“滾雪球”效應,引發抗議力量迅速聚積,最終導致兩國劇變甚至政權更迭。
2.網絡安全事關經濟安全
金融、能源、電力、通信、交通等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點攻擊的目標。“物理隔離”防線可被跨網入侵,電力調配指令可被惡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竊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存在重大風險隱患。一旦遭受攻擊,就可能導致交通中斷、金融紊亂、電力癱瘓等問題,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殺傷力。
3.網絡安全事關社會安全
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勢力利用網絡煽動、策劃、組織和實施暴力恐怖活動,發布網絡恐怖襲擊,直接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秩序。2014 年6 月24 日,中央網信辦發布《恐怖主義的網上推手—“東伊運”恐怖音視頻》電視專題片,揭示了暴恐音視頻危害及與暴力恐怖違法犯罪活動之間的聯系。據統計,在中國發生的暴力恐怖案件中,涉案人員幾乎無一例外觀看、收聽過宣揚、煽動暴力恐怖的音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