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現代社會騙子詐騙花招層出不窮,人們最容易掉陷進的就是網上各類商業詐騙的陷阱。近日,根據58同城和趕集網發布數據顯示,從事網絡欺詐的不法分子數量超過160萬人,網絡詐騙黑色產業市場規模高達1100億元,已成為中國第三大黑色產業。其中,網絡招聘欺詐占比最高。手段不斷翻新的網絡詐騙,只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網絡安全問題的一個縮影。
網絡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在剛剛過去的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絡安全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當下我國網絡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據58同城“反欺詐聯盟”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網民投訴的網絡欺詐類型中,網絡招聘欺詐占比最高,年產值已高達1100億元,從業人數近160萬人。
當前短信、社交軟件、電商成傳播詐騙信息主渠道,社交軟件正逐漸取代傳統通訊成為最主流的信息傳播途徑。網絡欺詐受害者男性比例高于女性,25歲-35歲人群是網絡受害者最集中的年齡段,占網絡詐騙受害者的80.7%。在各種網絡欺詐中,詐騙分子偽裝成銀行、知名企業、熱門節目和消費熱點官方號碼,實施中獎、退款、積分兌換等精準詐騙,最容易讓人上當受騙。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4月21日發布的《2015年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綜述》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不斷完善網絡安全保障措施,網絡安全防護水平進一步提升,然而,層出不窮的網絡安全問題仍然難以避免。報告預測,2016年精準網絡詐騙和敲詐勒索行為或將更加猖獗。
網絡欺詐呈現“四化”特點
在“互聯網+消費”日益成為一種消費模式的大環境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手段,將詐騙活動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且日益猖獗,給廣大消費者造成了極大損失。《“打擊網絡欺詐確保消費安全”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2月29日,共收到網絡欺詐、電信詐騙舉報85173萬條,月均收到舉報21293條,其中39039個不法網址、詐騙電話被列入安全聯盟黑名單。由此可見,打擊通訊網絡詐騙依然任重而道遠。
通過對85173條舉報的欺詐類型進行分類統計發現,在所有的舉報中,中獎欺詐、積分兌換、退款欺詐名列前三。報告中顯示,隨著消費者消費水平的提升,詐騙分子設計的中獎金額也水漲船高,相比去年10萬左右的中獎金額,今年騙子已經把中獎金額提高了50%。其中,網絡欺詐還呈現出詐騙手法多樣化、詐騙對象精準化、連環詐騙普遍化、被騙對象年輕化的“四化”特點。
據安全專家稱,智能電視或將成為網絡攻擊的新切入點。智能電視有與手機相同的操作系統和功能,用戶在欣賞普通電視內容的同時,可自行安裝和卸載各類應用軟件,但是智能電視本身沒有身份驗證和安全控制功能。根據市場研究調查,預計到2019年,智能電視的銷售增長率將達到20%,如此高的增長率勢必會成為吸引網絡犯罪的原因。
根據中國漏洞播報平臺補天平臺收錄的數據顯示,2015年可能泄露的個人信息量高達55.3億條。這意味著,平均每個中國網民至少有8條個人信息被泄露。一些唯利是圖的人員,將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給不法商人或者犯罪團伙,牟取暴利。而這些泄露的信息,成為了網絡詐騙案件高發的源頭。
協作方能打好網絡安全保衛戰
隨著網絡安全威脅的不斷變化,早以不在是傳統的安全防護技術所能解決的了。
就在4月19日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指出,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要取締這些詐騙現象,還消費者朗朗晴天,重在建立線上線下聯合打擊機制。政府部門要擔負起責任,提高審核門檻,提升網站防控技術。當然,填補監管漏洞、增強消費者的網絡安全意識也是必不可少的。
面對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木馬與智能手機結合的新趨勢,除了相關部門加大打擊力度,運營商同樣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電信攔截國際來話中的“+86”虛假主叫呼叫達237萬次,攔截國際來話中涉嫌通訊信息詐騙的呼叫達245萬次,攔截網間網內虛假主叫呼叫1140多萬次,攔截其他不規范主叫呼叫2450萬次。
在行業專家看來,各家安全廠家、政府、企業用戶之間如果缺乏協作,很難對抗那些全新的安全威脅,在未來,“連接”和“協作”必將成為信息安全產業發展趨勢,整個信息安全產業朝著這一方向努力,走向真正的合作共贏,打響網絡安全防御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