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互聯網風靡全球,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也愈發增強。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許多問題也逐漸顯現,其中,流量劫持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所謂流量劫持,是利用各種惡意軟件修改瀏覽器、鎖定主頁或不停彈出新窗口,強制訪問某些網站。
比如,明明想要打開網站A,卻莫名其妙地跳轉到網站B;明明想要打開一個應用,卻跳出一大堆煩人的廣告;明明想要下載某一軟件,下載完發現根本八竿子打不著……諸如此類都是流量劫持給用戶帶來的煩惱。
那么,流量到底為何成為“香餑餑”?我們的流量被劫持后是怎么被賣的?又該如何應對這一問題呢?
一、流量相當于互聯網入口,背后利益引覬覦
流量劫持在互聯網普及的當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這一問題卻總是無法徹底根除,甚至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么,流量到底有什么好處,讓人如此惦記呢?
實際上,流量并非多數人想象中的那種概念,而是指互聯網中的訪問量。簡單來說,就是在網絡世界中的人流量。許多人說,有了流量就能賺錢,問題在于,為什么有企業要去買流量呢?這是因為,流量相當于一個入口。
互聯網入口,就是人們在進行上網時,最常選擇的途徑或習慣。入口能夠決定用戶的行為習慣和上網方式等等?;ヂ摼W入口在大數據時代,是具有極高價值的。許多互聯網行業的企業都對其非??粗?。
舉個實際的例子,目前手機上有許多賺錢的應用,基本模式就是通過做任務下載某應用來獲得傭金。這其實就是廠商的一種推廣方式。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訪問量能為其帶來巨大利益。
假設一個應用或網站的某界面每天的UV(獨立訪客)數量為20萬,按照保守估計,其中5%的人去點擊并下載被推薦的應用。那么廠商單憑這一個推薦位就能凈賺20萬元左右。
巨大的利益就是廠商愿意花錢購買流量的原因,而許多網站也在通過將流量賣給廠商的方式實現盈利。比如,通過hao123網站訪問亞馬遜,那么亞馬遜就可以通過這個入口計算訪問量,然后根據訪問量付給hao123傭金。
一直以來,有需求就有市場。在流量如此受歡迎的境況下,很多人開始對流量動起了歪腦筋,于是劫持流量的“生意”也應運而生。
在互聯網的世界中,有一個龐大的劫持流量的灰色產業鏈。據統計,僅以DNS這種劫持方式被劫持的流量就達到每天上千萬個IP。
“PC端橫幅點擊1.5毛,貼片點擊1.2毛和1.8毛,右下角富媒體2.2元/千次展示,對聯2.1元/千次展示,彈窗5.5元/千次,移動端下懸浮2.5元/千次展示”。在許多千人左右的“DNS劫持流量”的群里,每天都會有類似的消息,而且全天24小時不斷更新。
這些流量的價值可以說是相當不菲。中介或買家如果按天來計算費用,千次IP的市場價格是35元至70元不等。假如每天能夠劫持5萬個IP,那么每月就能夠賺到50000元。何況,這些黑客的手里可不止5萬個IP。
那么,他們是如何劫持流量的?又是誰在做這種生意?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
二、劫持流量出售方式繁多,互聯網亟待相關法規
對于流量劫持的行為,國內安全團隊Keen Team成員呂禮勝認為:“流量劫持泛指網上的流量被竊取、刺探、控制,在收到用戶的流量后,還可以分析竊取用戶隱私。我們上網時使用的電腦是客戶端,請求訪問的目標是服務器,從你發生請求到看到網頁,速度很快,中間卻要經過網絡鏈路及設備,而鏈路上的點和設備都可以被人做手腳,對流量進行惡意分析竊取”。
一般來說,流量劫持者將流量劫持后,有三種方式可以將其出售:
第一種被稱為“直接合作”,就是將流量直接劫持至購買方的網站;
第二種被稱為“跳轉合作”,比如中國內陸第一例流量劫持案就是這種方式。2013年底到2014年10月,兩名被告人租賃了多臺服務器,使用惡意代碼修改互聯網用戶路由器的DNS設置,用戶登陸2345.com等導航網站時,就會跳轉到他們設置的5w.com導航網站,兩人再將獲取的互聯網用戶流量出售給5w.com導航網站所有者杭州久尚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種被稱為“框架合作”,是將流量劫持到自己的網站域名,引用購買方的網站內容,購買方也可以從中獲益。
那么,是誰在買這些被劫持的流量?這些流量又是如何運轉的?在這背后,互聯網行業的灰色產業鏈隱隱可見,互聯網公司、電信運營商、黑客、路由器廠商都有可能處于這一鏈條中。
一位安全界人士透露:“劫持者為了利益最大化,一般不愿意直設合作,主要是跳轉合作和框架合作。一旦有出價更高的,可以立即把劫持流量轉走”。
購買這些被劫持的流量的目的主要是收集用戶數據、商業競爭以及提高廣告收入等。在這一行業中,有幾家比較大的中介,每天都能夠掌握數百萬IP的龐大流量。這些公司表面看起來正常,但卻在暗中做著劫持流量、發布垃圾廣告的勾當。
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監管措施的不完善。但是想要監管這些問題,也有一定的技術難度。
目前,電信運營商內部針對流量劫持現象有相關的措施,但仍然無法阻止黑客層出不窮的破解方式。以最常發生的DNS劫持為例,在運營商內部,服務器分為省級與市縣級。級別越低的服務器安全級別也就越低。因此,很多市縣級DNS服務器對于黑客對流量的惡意劫持往往防不勝防。
對于流量劫持的問題,一位互聯網人士說:“互聯網世界里流量就等于錢,當一些企業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足夠的流量時,買流量就成了首選”。如果想要監管,在技術上是難以全面顧及的。比較好的方法是和電信運營商多多溝通,盡量減少流量劫持的發生。
雖然技術尚無法徹底杜絕流量劫持現象,但是互聯網行業已經開始自覺行動起來抵制這一現象。去年12月,今日頭條、360、騰訊、微博等六家互聯網公司共同發表了《六公司關于抵制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的聯合聲明》,旨在使各方重視流量劫持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并呼吁運營商嚴格打擊流量劫持現象。
在互聯網的世界中,流量劫持是不可被忽視的問題。但是在監管方面,技術尚未成熟,效果不是很好。目前只有等待相關法規的完善,方能更好地應對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