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一則“小額貸款公司將客戶資料高價循環買賣”的新聞將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再次推到風口浪尖上。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很多黑手也伸到了這一行業,作為行業的排頭兵P2P也是在所難免,投資人個人信息儼然成為了個別人中飽私囊的“利器”。
網貸之家資料顯示,2015年7月P2P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達825.09億元,是去年同期的3.8倍。同時,活躍投資人數和借款人數大幅度攀升,其中投資人數量達到了179.31萬人。這一數字幾乎是2013年全年投資人數量25.05萬人的7倍,是2014年全年投資人數量116萬的1.5倍。
P2P網貸平臺投資者倍數增加的背后是大量的個人信息被平臺所掌握,個人信息安全已經成為平臺內部工作重點。據調查,目前,P2P平臺的用戶信息泄露主要源于兩種原因,一是平臺存在網絡安全漏洞,被黑客利用;另外一種則涉及職業道德,即P2P平臺及其工作人員為搶奪客戶而非法買賣用戶信息。
不少投資者向媒體坦言,信息泄漏給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影響。但是目前社會還缺乏強效的機制,例如在一家銀行辦過銀行卡,最后卻收到了多家銀行甚至跨領域的金融服務電話。而你要是借過一次款,那么不管是小貸公司、典當行還是新興起的P2P就會始終在你周圍,因為他們相信借款的人會有持續的金融需求。
對此,某商業銀行行長周某坦言,個人身份信息和個人金融信息是消費者在辦理銀行卡、信用卡、開設股票賬戶等金融業務時必須提供的材料。這些信息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在利益驅使下,很多商業機構尤其是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始采取種種手段獲取他人的個人信息。
銀客網總裁林恩民談到,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從業機構應當切實提升技術安全水平,妥善保管客戶資料和交易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泄露客戶個人信息。這就是說,P2P平臺及其工作人員對用戶信息負有絕對的保密義務,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是P2P平臺風控體系最基礎的一環,這也拷問著P2P網貸行業信息安全的底線。
據介紹,隱私保障是銀客網風控體系“安全神盾家族”的重要內容。成立一年多來,該平臺設定了嚴格的內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系統,以防止未經授權獲取用戶信息行為的發生。因合作必要而委托的第三方,在得到銀客網許可獲取用戶個人信息時,都被要求嚴格履行保密義務。在技術層面,銀客網一直進行科技創新,完善網站設備,采用了國際領先的系統加密及保護技術,并由專人24小時嚴密監控,防治信息管理漏洞。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符啟林表示,未經用戶個人授權,任何人無權向他人提供其信息。出售個人信息,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權。今后,逐步規范化的P2P行業將會吸引更多投資人投身P2P理財市場,個人信息泄露問題亟待解決。所以,應該呼吁行業的自律、企業的自律和法律的監管,提高違法成本,斬斷竊取個人信息的幕后的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