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15年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上,中國互聯網協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發布了《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
《報告》中最能引發民眾共鳴的,就是網民個人信息泄露的嚴重現狀。個人信息泄露的事件早有發生,但隨著網絡的快速普及,信息泄露問題已經惡化到影響民眾正常生活,甚至危害民眾人身財產安全的程度。治理“信息泄露”顯然已是迫在眉睫。
現今,民眾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學、醫等諸多方面都已發展成為線上、線下并行模式。個人信息的泄露也不再只限于某個領域或者某個群體,而是已經覆蓋了中國網民數量中的78.2%。信息泄露的內容包含了姓名、學歷、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及工作單位,還有通話記錄、網購記錄、網站瀏覽痕跡、IP地址、軟件使用痕跡及地理位置等。信息泄露涉及領域,有航空信息、考生信息、手機信息、快遞信息,和各種大大小小網站、平臺信息。如此大范圍、大規模,而又細小精準的個人信息的“裸奔”,讓人厭惡,更讓人擔憂。
個人信息能成為“香餑餑”,原因就是其用途很廣。有的被用于商業競爭上的客戶資源搶奪,有的被犯罪分子利用,從事電信詐騙、非法討債甚至綁架勒索等犯罪活動。但不管是哪種用途,對于廣大民眾來說,非法獲取的個人信息被利用之后,引發的結果必然不會是好的。
有的商家利用非法獲取的個人信息,進行“轟炸式”營銷,必然影響信息本人的正常生活。而且這種競爭模式的長期存在,已經引發了民眾普遍性的厭惡情緒。以職業資格考試考生信息泄露為例,考生一旦在網上報名成功,立馬便有陌生電話、短信出現,或提供培訓、或提供考試答案、或更改考試分數,不分白天黑夜,一遍一遍打電話,“批量式”地發短信,任何攔截工具都不頂用,而且他們的“跟蹤服務”從考前、考中到考后,可謂“不厭其煩”,有些考生甚至在第二年也能被“想起”。面對這樣的情況,考生是躲也躲不了,逃也逃不掉,剩下的只有憤怒、無奈和對信息保護的強烈訴求。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個人信息,要么直接出賣,對接商業利益,要么實施詐騙或勒索。這帶來的后果,不僅有經濟上的損失,也有人身傷害,《報告》中的調查結果就清晰地表明了這點。“近一年來,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現象導致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人均124元。”面對如此龐大的經濟損失和實際發生的人身傷害事件,民眾“心驚膽戰”。當然,也正是這些信息泄漏事件的切膚之痛,讓更多的民眾對信息安全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認識,信息安全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信息泄露引發的后果越來越嚴重,民眾對于信息安全的呼聲越來越高,治理“信息泄露”已是迫在眉睫。民眾生活與互聯網的高度融合,使得民眾的自我保護已經無法避免信息泄露。因此,還需靠法律來治理和維護。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必須同步互聯網發展的速度,保護的范圍要契合信息使用面,保護的力度要對應信息價值,保護的渠道也要對接信息通道。只有用好法治這把“保護傘”,實現法律和信息“無縫對接”,民眾才能在享受信息時代便捷的同時,更好、更安心地生活。